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调教大明

作者:淡墨青衫 | 分类:奇幻 | 字数:6.1万字

第三章 杀良

书名:调教大明 作者:淡墨青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40

“入他娘,还有一具尸身?”

村民跪下之后,那个将军随手一伸,手中马槊槊尖一挑,昨夜被射死的那个蒙古壮汉居然被抛弃了,尸身还留在原处,大约是他的同伴不愿浪费马力拖一具尸体,而是将抢来的财货都带走了。

这厮被留了下来,圆脸膛仰面向天,两眼圆睁,尸身显的格外狰狞。

但张惟功的注意力没有在这尸身上头,而是盯着那个马上将军的槊尖不放。

一具尸首,少说百来斤重,这将军居然轻轻松松用马槊就挑了起来!

这是何等神力!

张惟功只觉脑海中轰然巨响,一扇从未见过的大门,在他面前轰然打开,从未想过,人力居然能做到如此地步!

“砍下首级!”

看了一下,那将军将槊尖一抖,将那尸首抖纸片一般抖落下地,一声吩咐之后,一个明军士兵上前,手挥短刀,刀刃十分锐利,反手之间,一颗首级已经剁了下来。

“呕……”

村民们哪见过这样的场面,不少人都胸腹间一阵恶心,吐下酸水来。

一身神力的将军在马上只顾沉吟:“入他娘,才一颗首级,老子从关外进来奔驰几百里,这能有什么功劳……”

他能领数百铁骑,最少也是游击将军以上的身份,他的部下,也是精强神勇,遇到昨日那些装备很差的蒙古人,一定能杀的对方屁滚尿流,可惜的是,他们来的稍晚了一些,现在蒙古人已经走了半天,轻骑快马,无论如何是追不上了。

村民们老老实实的跪伏在地上,不敢动弹,张惟功却是人小鬼大,隐约听到这个将军的低语,顿时毛发倒竖,偷偷牵着母亲的衣袍袖角,将她往人群外围拽。

“杀光,全部杀光!”

将军的沉吟只在指顾之间,没有犹豫太久,便是直接下令。

他的声音十分冷漠,但也十分决然,听不到任何的迟疑和犹豫之意。

这令人不寒而栗声音令张惟功觉得冰寒彻骨,以前看到的文字突然在眼前变成现实,命令之下,所有的明军开始抽刀,长刀在刀鞘里摩擦的声响渗人之极,没有人犹豫或质疑,每个人都已经如屠夫一般,挑好了下手的目标。

“跑,大家快跑!”惟功跳到半空,用尽最大的力气,嘶声大吼着。

听到他的叫声,将军在马上哈哈大笑,斜眼看向远处的惟功,笑声之中,充满讥嘲之意。

“嚓!”

第一刀挥向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人头飞向半空时,这个惟功叫蔡嫂的中年妇人还没有想通,眼前的一切为什么。

“嚓,嚓嚓……”

这一股精锐明军的砍杀比蒙古人更有效率,更加凶猛,每一刀都是向人的脖项处砍去,每一刀,就是一颗首级,一条人命。

“娘,快跑,快跑!”

惟功此时所幸的是自己娘儿俩在最外头的地方,他用自己的小手死命拉着娘亲,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往昨夜避难的山中奔逃而去。

“一个都不许放过!”

仍然是那个叫人冰寒彻骨的声音,惟功下意识的回头,看到一张此生难以忘记的脸。

豹眼圆脸,络腮胡须从下巴到两鬓都是,鼻梁高高隆起,配上大眼圆脸,好一副虎将相貌。

只有两片嘴唇十分轻薄,杀人的命令,便是从这张嘴里发出。

几个骑兵在这将领身边,听到命令,纵骑而出,向着张惟功母子两人之处追赶过来。

“儿子,你快跑,娘跑不快。”

“不,要走一起走!”

经过昨夜的剧变,惟功娘已经耗尽了精神与体力,此时再也奔跑不动。她想推开儿子的手,叫惟功独自逃生,而儿子却是死命拉着她,死也不肯放手。

娘儿俩在往山里逃着,四周也有不少人奔逃,但这无疑是绝望的路途,昨天夜里是蒙古人不明地理,又毕竟是半夜,所以不少人逃出生天。

这一股明军却是早就将大家隐隐围住,又是大白天,视野极佳,徒步的人想逃出生天就太困难了,但求生**下,村民们还是四散而逃,如同一群受惊的野鹿。

眼前这一切似乎是影视剧里的无聊戏码,但惟功却是怎么也不肯放手。

他紧握着的这个女人,是自己在这个时代最亲近的人,松了手,他就成了真正的无根浮萍,什么依靠也没有了。

马蹄声越来越近了,同时似乎还听到人的沉重呼吸声,那是嗜杀的凶兽在杀人前的激动的喘息,在这样的野兽面前,哀求乞怜毫无用处。

“乖惟功,你不要怪你生父,他有他的苦衷,如有可能……”

最后关头,许素娥到底没有把惟功生父的信息全部说出来,而是用尽全身力气,甩脱儿子的小手,往相反的地方跑过去。

“娘!”

张惟功撕心裂肺的叫起来,眼看着娘亲奔向死亡,叫了一声之后,他反过身来,往着深山的方向跑过去。

跑……跑,一直跑!

似乎只有自己的呼吸,呼吸的太快了,胸膛都似乎快燃烧起来,两只腿也似乎不再是自己的,只是不停向前的工具。

脚很快磨烂了,因为布鞋跑丢了,等他窜进荆棘从中,被针叶拉的全身是血的时候,全身已经木直僵硬了。

良久之后,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感觉到全身都在疼痛着。

马蹄声在四周响了很久,他听到追赶的骑兵彼此商量,为了推卸责任,打算回去禀报时说他已经掉落山崖而死。

其实一个山民小孩,便算不死,又能如何?

在这个时候,他才听的真切,这一股明军是辽东镇李成梁总兵官麾下,领兵的将军,姓陶。

在灌木从中,惟功冷笑起来,他擦了一下眼角,隐约也有血迹。看娘亲的那一眼,用尽了全身力气,眼角迸裂了。

他没有在意眼角迸流出来仍然不停流淌的鲜血,只看着村落的方向,轻声道:“此生,誓杀汝!”

万历二年春的边患只是小患,甚至都不大有资格被记上史册,在几年之后,插汉部大举入侵,规模是成千上万时,这才被兢兢业业的史官们记录上了一笔。

只有在辽东镇上报给兵部的文告上才有这么一笔记录,万历二年五月十七,插汉入寇杨家台,辽东陶游击率部出援,是役斩首五十五级,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胜利。

陶游击因此加封为都指挥佥事,世职荫千户,兵部上报给皇帝之后,小皇帝私人给陶将军赐银五十两。

寥寥几笔的文告根本没有多少人关注,没有人知道,几十个字的文书背后浸透了山村中普通百姓的鲜血,小小村庄的下场在陶将军的报告中是被蒙古人夷平了,妇孺要么被掠,要么遇害,村庄也被焚毁,善后事宜,边镇将领不便插手,交给当地官府处置了。

因为村落无人,官府也没有花力气重建,这一带地广人稀,就算是余留下来的土地都没有人眼红,几年之后,整个村庄成为一片废墟,被灌木和野草围绕其中,其间发生的一切,对活着的人来说都只是故事了……

……

张惟功在山中藏了五六天,在陶将军和地方官府扯皮打笔墨官司,县上官吏来查察村庄损失,统计死难人数的时候,他根本没有露面,只是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

亲身经历官兵杀良冒功之事,使得他对大明的朝廷和官府已经失去信任,谁会相信一个孩童的话,又有哪个地方官会为一个小孩的话得罪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

一直到官吏们和官兵都退走,整个村落再无人踪的时候,张惟功才如一只小猫般的溜回了村中。

五间茅草屋曾经是他的家,现在已经被焚毁了大半,只有房梁屋架还犹在,烧秃了的院墙和房顶看起来如一张惊愕的脸,透着一股难以言表的凄凉和诡异。

一切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包括爹和娘的尸身。

这些天,官府一直在善后,爹的尸身怕是多半被斩去首级,剃掉头发,当成蒙古人送去报功了,娘的尸身,怕是和遇难的妇孺一起,被葬到乱坟岗中去了。

这一次张惟功没有哭,他在屋中翻出一个瓦罐,将院中的黑土抓了几捧,放在罐子之中。

将罐子毕恭毕敬的放在残破的堂屋正中后,他伏在地上,郑重叩首。

在后世,他是一个孤儿,在今世才知道父母之爱,可惜,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还有人呢……是个小孩。”

“莫不是就是那主儿吧?”

“看年纪,象!”

院外突然响起人声,惟功回头一看,见是一个头戴着瓦楞帽,身着蓝色长袍男子骑在一匹健骡上,瓦刀脸,三角眼,山羊胡,正目光炯炯,上下打量着自己。

两个穿着青色上衣,灰色上裤,腰身杀着布裤带的小厮模样的,也随着骡身上的男子一起盯着自己看。

适才的议论声,自然是他们发出来的。

“兀那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这般无礼,惟功又是伤心惨痛之时,原不想答他,想起适才这三人的话,心中一动,便是答道:“姓张,名惟功。”

“妙,妙极了。”瓦刀脸十分高兴,从骡子上跳了下来,整张脸都放出光来。上下打量着张惟功一小会后,便是点头道:“名字对,模样象,对了,这一次可是真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