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枇杷花开

作者:金波滟滟 | 分类:奇幻 | 字数:6.4万字

1 营州少年

书名:枇杷花开 作者:金波滟滟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33

大唐中和三年,初春的营州,随着天气转暖,似乎一切都复苏了。小草染绿了大地,迎春花在枝头怒放,鸟儿欢快地叫着,一身白麻布窄袖胡服的枇杷手中提着一只兔子大声叫着奔进了家中,“娘,娘,父亲回来了!父亲回来了!”

“果真?”正在炕上坐着缝衣服的杨夫人放下手中的针线,由衷的笑容绽开在她苍白的脸上,从小就烙在骨子里的教养使她就是如此欣喜时依旧文雅而从容,只有细看她握紧的双手,才能知道她的情绪很激动。

“当然!”枇杷三步两步地跑到了火炕边,灵巧地收住了脚步,向着母亲笑逐颜开地说:“我看见父亲带着怀远军进城了!我在城门口亲眼看到的!怀远军是得胜回来的!有好多好多的旗帜,好多好多的战马!父亲现在去了节度使府,一会就能回来了!”

“总算平安回来了!”杨夫人虔诚地双掌合什道了一声,“佛祖保佑。”

这么多年来,每一次丈夫出征杨夫人的心都有如一直在油中煎熬一般,这一次尤甚,现在听到他凯旋而归的消息,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又不放心地问道:“你看清楚你父亲了吗?”

“今天一早我们就到城外的半山坡上轮流看着远处,等待大军的消息,午时左右就见到一队人从天边走来,再近些就能看清正是怀远军的旗子。我马上抢先回城,等在城门前,就见父亲骑着他的大红马走在怀远军的最前面!”枇杷无比自豪,看着母亲脸上浮起的笑意,她又提起手中的兔子得意地笑道:“看,今天打到了一只兔子,正好煮了等父亲回来一起吃。”

杨夫人这时才注意到枇杷手中的兔子,看着女儿一身男装,背着弓箭,系着横刀,纠结了一下才说:“也好。”

出身弘农杨氏的杨夫人,虽然流落到边城,但是骨子里还是名门望族之女。对于儿子,她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告诉他们为人的道理,但是其余的就完全交给丈夫去管。可是唯一小女儿,杨夫人从小带在身边,想按杨家教养自己的方法将她养大,成为文雅、贤淑的女子。

可是,天性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不管杨夫人费了多少的力气,教会了小女儿仕女所应该会的琴棋书画,各种礼仪,甚至曾有一度,杨夫人以为自己成功了,毕竟小女儿已经能弹出几首像样的曲子;写出一手还算过得去的簪花小楷;能画几张山水兰花图;也会一面优雅地品着茶,一面从容地拈起一个棋子落下。

但是,杨夫人最终还是认识到了,小女儿其实只是表面被她改造了,而内里,她还是玉家的孩子,有着胡人血统的孩子。她的眼睛异常灵动活泼,她的身体更擅长张弓射猎,而她的心极度渴望自由。

女儿真正喜欢的根本不是琴棋书画、烹茶赏雪,她也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狭窄的内宅。只要有了机会,她天性中被压抑的东西便如雨后的春笋一般不可阻当地冒了出来。

于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女儿迅速地转变为真正的营州少年,纵马射猎,恣意原野。杨夫人虽然有千般不愿,但是看到女儿鲜艳的脸色,飞扬的眉眼,她还是明白这才是女儿真正的生活,更何况,形势的逼迫也让她只能接受这种转变。

现在的女儿身上保留下来的与营州风气不同,而颇具有江南水乡特点的,大约只有她的名字——枇杷了。这种只长在江南,又甜又沙的水果,在杨夫人怀着小女儿时经常出现在她的梦乡,而丈夫就是再宠爱她也不可能让她在塞外重新品尝到幼年的最爱,于是在得知生了女儿后便毫不犹豫地将之做为女儿的小名。

虽然在营州根本不可能见到枇杷,而且有更多的人应该从来没有听到过,但是并不妨碍枇杷这个名字叫了起来,并完全取代了杨夫人曾在《诗经》中认真为女儿所选的“芷若”这个正式的名字,大约是枇杷铿锵响亮的音节特别合营州人的脾气吧。

坐在杨夫人身边做鞋子的刘嬷嬷早已经笑着站了起来,“太好了,将军果然平安回来了!”然后她上前接过了兔子,“我们小姐可真行,差不多天天都能带着猎物回来,昨天的锦鸡还没来得及吃呢,今天就又有兔子了。果然很肥呢,嬷嬷这就把兔子拿到灶间焖上,等将军回来就可以吃到枇杷亲手打到的兔子了。”

“这不算什么,等父亲回来,我有了时间去山里更深处打只鹿回来,娘不是最爱吃鹿脯吗?”

“你现在每天跑出去已经很危险,更不要说进深山了,千万别去猎什么鹿,”杨夫人实在忍不住了,“这些日子是没办法,你又要给你哥哥请大夫,又要照顾母亲,还要出门打探消息,再就是要打猎,我也就不管你了。但等你父亲回来后,你少往外跑,毕竟已经是大姑娘,再过个三四年就该成亲了。”

枇杷轻轻地吐了吐舌头,母亲时不时地就会嘀咕类似的话,她早就听习惯了,而且也将这些话听过就算了。

就算父亲回来了,他哪里有时间去管家事?大哥二哥走了,三哥重伤,正是自己应该担起家里重任的时候。但是枇杷知道决不能在娘面前提大哥和二哥的,便笑着说:“我去把好消息告诉三哥!”

“刚才你进门喊的声音那么大,你三哥应该能听到了,”杨夫人话里还带着一丝嗔怪,但又笑道:“你再去给他好好讲一下看到的场景也好,再把兔子拿去给你三哥看一看。”

刘嬷嬷拎着兔子说:“我与你一同去吧,然后要赶紧烧水做饭了,将军回家时一定是又饿又脏。”

杨夫人也收了针线,穿鞋下炕,“兔子收拾好我去做,还有锦鸡今天也做了。”

枇杷本转身要走,闻言又回来阻止道:“母亲,你身子还没全好,就不要去厨房了。”

“是啊,夫人你这次小产身子着实亏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养好,别落下病根。”刘嬷嬷也赶紧反对。

“没关系的,我身子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杨夫人这时却异常固执起来,“再说将军特别喜欢吃我亲手做的菜。”

“父亲果然回来了!”这时门口传来了三哥守义的声音,他正吃力地转着木轮车向屋子里移来,笑着望向屋里的人,“我在厢房就听到枇杷的声音,就赶紧出来了!”

“三哥,父亲是回来了!我亲眼看见父亲带着怀远军进城的!”枇杷说着已经跑过去帮三哥将他的木轮车推进屋子里,“一会儿父亲就会回家了!”

半年前营州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事,突厥左贤王纠集了五万人马进入营州,半个月内接连攻下十余个由奚人、契丹人首领管辖的城傍羁縻州,然后大破营州实力最强的卢龙折冲府,旋即围攻营州城。就在营州东城墙一度被攻陷的最危急的时刻,父亲带着怀远折冲府的将士们驰援解围,营州城方没有步卢龙折冲府的后尘。

营州城虽然保住了,但损伤却是极其惨重的,一万多守军只剩下不足半数。而营州北部十余个城傍羁縻州完全成了突厥的附庸,营州四个折冲府中户口最多,兵力最雄厚的卢龙折冲府生灵涂炭,五千多户几万人只逃出数人。

自一百多年前朝廷在营州设立节度使府后,地处整个帝国东北边陲的营州虽然在与突厥的对抗中互有胜负,但却第一次出现如此惨重的败局。

几乎每一家都有殉国的将士,一家男儿都在军中的玉家也不例外,在卢龙折冲府当校尉的大哥一家全部丧生,随怀远军援救营州城的二哥殉国,临时参加营州守城的三哥受了重伤,母亲在城内救护伤者过于劳累,惊闻噩耗时又小产了。

虽然身居边塞,玉家人见过也亲身经历过生离死别,但是如此惨痛的伤痛还是第一次。

父亲带着怀远军解围后,并没有时间整修,而是受节度使之命追击撤退了的突厥人,又陆续出兵几次收复已经被策反了的城傍羁縻州,整整一个冬天都在外征战。

春天刚到,又有一股突厥人南下抢掠,他又带着营州健儿前去拒敌。身怀国仇家恨的营州人,除了节度使麾下的平卢军要留守营州城外,城内只要能骑马控弦的成年男儿几乎全部随父亲出城了。

这是全力的一博,全营州人都在关注着出征的将士们,关心自家的亲人。

尽管信任玉将军,但其实包括玉家人在内,所有人日日夜夜都在恐惧与期盼中度过。今天终于等到了玉将军平安回来消息,还是去年战事后第一次真正的开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