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人行

作者:艾米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12章

书名:三人行 作者:艾米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39

安洁坐在看台上,看见一身短打扮的乌钢,穿着蓝色的背心短裤,越发衬托得四肢雪白。但他在赛场上奔跑如飞,还不时地吆喝指挥,居然很有一股雄风。

她自己创造了一个词来形容乌钢:“动感帅哥”。

--------------------------------------------------------------------------------

23艾米:三人行

艾米:三人行(11)

过了几天,乌钢提着两个装得鼓鼓的塑料袋跑来找安洁,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天吃了川菜,把我的辣瘾吃发了,这几天老想吃辣菜,但又不敢在家里做,因为我ROOMMATE 不吃辣,平时我炒菜放点辣椒他就说屋子里呛得受不了。听说你ROOMMATE 很少在这里,想跑到你这里来做了吃。”

刚好那天崔灵不在,安洁就让乌钢在她那里做菜,做完了当然就一起吃了。后来就好像形成了习惯,只要崔灵不在那里,乌钢就会抽空跑来做几个辣菜两个人吃。

乌钢的川菜做得很地道,无菜不辣,无菜不麻,每次都把两个人吃得鼻涕眼泪一大把的,但实在很开胃,越流鼻涕越想吃。

安洁毫不吝啬地夸奖乌钢,知道大多数人都是吃表扬的,越表扬干得越起劲。既然她自己不会做菜,就多表扬会做菜的人,也算是一种贡献吧。

乌钢被她夸得不好意思了,就谦虚说做川菜其实很简单,因为有现成的调料买。每次去中国城,他就买很多袋装的调料,密封的那种,几毛钱一袋,象什么麻婆豆腐,口水鸡,酸菜鱼,回锅肉等等,都是一买很多包,拿回来慢慢用。再一个诀窍就是多放干辣椒,又尖又红的那种,做菜的时候就切碎了,用油一炸,浇在菜上,味道就出来了,不过常常是搞得整个一层楼的人都打喷嚏。

生活上有乌钢帮忙做饭,安洁就没什么要操心的了,学习上似乎也还比较顺利,软件工程课那边,多亏了木亚华,上了这段时间的课,她认识到能跟木亚华在一组是多么幸运的事了。

木亚华英语好,听力、口语、笔头都很好,大概DR.BLACK 也知道,所以在指定各TEAM LEADER 的时候,木亚华就被指定为他们那组的头儿了。

她们组里还有三个本科生,都是老美,就像乌钢说的那样,不怎么在乎成绩,有点吊儿郎当,光是定个开会的时间,就有重重阻力,这个说这几天不行,那个说那几天没空,但木亚华就有办法磨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时间来。

第一次MEETING 主要是分工,DR.BLACK 要求每个TEAM 都要有一个ARCHITECT ,一个LIAISON ,一个DOCUMENTER ,等等,有近十个不同职务,每个人要兼任两样。那几个美国人总想挑不费力的职务,木亚华就让他们先挑,等他们挑完了,她和安洁两人担任那些挑剩下的职务。几个美国佬好像有点良心发现,态度变得好多了。

然后是跟客户打交道,他们这组的客户是B 大教务处,请他们做的是一个网上注册系统。木亚华事先就把现行的网上注册系统研究了一番,不仅是B 大的,还包括别的几个学校的,所以心中有底。当客户提出项目要求的时候,木亚华总能提出几个问题,把客户的要求弄得清清楚楚。比如客户要求注册系统的RESPONSE 要FAST ,木亚华就耐心地询问到底要怎么个FAST ,对电话线上网的用户,多快算FAST ,对宽带上网的用户,又该是多快才是FAST 。

把客户的要求都弄得清清楚楚,落实到具体数字了,剩下的就是写Requirements Report 了,按DR.BLACK 的要求,每个人都要动笔,一人写一部分。于是木亚华把整个报告分成五部分,一人写一部分,最后由木亚华总结润饰,然后打印上交。

安洁很认真地把自己分到的那部分写了,她知道自己的英语不行,就一边写一边查网上的英语词典,尽量不要犯语法错误。她按时把自己写的那部分交给了木亚华,顺便问道:“那几个美国人交给你了吗?我是不是最后一个?”

木亚华笑着说:“你还真的指望那几个家伙按时交货?他们都是本科生,一个星期上十七、八节课,打几份工,那个叫ZACK 的还是一个乐队的成员,经常要排练演出的,我们就别做他们的指望了吧。我已经写好了,传一份给你看看,不过你不要告诉那几个家伙,免得他们不写了,因为DR.BLACK 是要求人人都要参与写这个报告的。”

安洁看了木亚华写的报告,简直惊呆了,给她十倍的时间她也写不出那样的报告。她写她那一部分的时候,写了一两段就觉得没话说了,她不知道木亚华怎么可以一下就写出了几十页,那些看上去很平常的东西到了木亚华笔下就变得那么庄严、那么科技了。木亚华用的那些词和那些句式,读起来完全跟“真的”一样,就是说,跟美国人写的一样,跟书本一样。

--------------------------------------------------------------------------------

24艾米:三人行

她赶快发了一个电邮把木亚华狠狠夸奖了一番,木亚华回电邮说:“我这都是跟美国人学的。你现在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把一件寻常事搞得神乎其神的了吧?为什么他们的书都那么厚呢?就是会扯。听说同样一本讲C 语言的书,在美国是两英寸厚,在中国只有半英寸厚。”

他们这组的报告得了满分,还被DR.BLACK 拿到班上做样板,当然这个光荣他们五个人都有份,也就是说,平时成绩这一部分,他们五个人都有15分进账了。这学期共有四个报告,占六十分,真正的implementation 只占20分,还有10分是客户的评价,最后10分是组员互评打分。

安洁很高兴,看来跟对了人,如果靠她自己,她只能保证那20分implementation 可以拿到手,别的就很难说了,但只要跟着木亚华,估计这六十分的报告分可以全部拿到手,客户那边的10分也没问题。她决心在implementation 方面多出一些力,弥补自己语言上的不足,为这个组做点贡献,也争取拿到组员互评的那十分。

但是到了DR.CANG 的那门课上,木亚华就象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完全是虎落平阳,英雌无用武之地了。第一次作业布置下来,木亚华就对安洁说:“你快点做啊,做完了借给我抄。”

过了一天,木亚华就来找她,说从一个去年修过这课的人那里弄到了一份作业的答案,但是只有一个题是一样的,其他题都变了。

木亚华恨恨地说:“这个老康太阴险了,把今年的题目都变了,这不是存心跟我过不去吗?ANN ,我把这个答案给你,你可以参考一下,其他几道题只有你自己想办法了。抓紧时间做啊,等你做完了,早点告诉我,我好拿去TYPE 出来,既然我在内容上不行,就只好把形式搞漂亮一点了。”

安洁有点害怕,因为DR.CANG 开学时特别强调过不能抄袭的,说如果发现有抄袭,抄的和被抄的都要上报学校处罚。但是她看得出来,木亚华并不是偷懒的人,只要会做的,木亚华做得很积极,可能木亚华是实在不会做DR.CANG 布置的作业。

她提议说:“我给你讲一下,你----自己做吧。”

木亚华说:“我底子太薄了,你讲了我也不懂,我只有看到SOLUTION 了,才能慢慢悟出一点道理来。”

“我觉得DR.CANG 讲的还算清楚好懂啊----”

“我不是说他讲得不好,关键是我底子太差了。我到这里来,是来作American Studies 的博士的,后来为了好找工作,才改学电脑。我数学底子差,凡是跟数学搭边的东西我都不太懂,我一看到什么asymptotic,big O,big Omega 的就头疼。”

安洁想到木亚华在软件工程那门课上对她的帮助,就觉得应该帮帮木亚华。但她又很怕被DR.CANG 发现了,她担心地问:“我们这样抄作业,如果被DR.CANG 发现了怎么办?”

“不会的,作业根本不是DR.CANG 批阅的,都是那个叫‘素鸡’的老印判分。再说我不会那么傻,抄得让‘素鸡’都能看得出来。”木亚华安慰她说,“你别看我写作业不行,我抄作业还很有一套的,抄了这么久,从来没人发现过。”

安洁无奈,只好冒回险了。她马上就开始解那些题,发现她的问题主要是英语方面的,有时连题目问的是什么都搞不太明白,这点又用得着木亚华了,因为木亚华不知道解法,但知道语法,能看懂题目的意思。她们两个人约了个时间,在一起讨论了一下题目,木亚华用汉语把题目的要求都翻译给她听了,然后她开始解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