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结发为夫妻

作者:茗荷儿 | 分类:奇幻 | 字数:6.2万字

1 横祸

书名:结发为夫妻 作者:茗荷儿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05

六月,破晓时分。

正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睡得最沉的时候。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东而西,踏破了清晨的宁静。

易楚自梦中惊醒,瞧了瞧外头朦胧的天色,悉悉索索地摸过床头矮柜上放着的青莲色比甲与月白色裙子穿上,到外间净了面,走出屋子。

正房门口的台阶上,站着位三十七八岁的中年男子,男子身形修长,穿鸦青色道袍,头上束着同色缎带,看上去温文尔雅。

易楚脸上绽出明媚的笑容,“爹,早,也是被马蹄声吵醒了吧?”

易郎中负手而立,脸朝向西方,几不可闻地“嗯”了声。

西边有隐约的吵闹声以及婴孩的哭泣声传来,遥远得仿佛来自天际。

易楚心头一紧,顺着易郎中的目光望去,却只瞧见灰蒙蒙暗沉沉的天色,别无其他。

而空气中却有丝丝缕缕的血腥味弥漫开来。

易郎中低叹:“真是作孽,不知又是谁家遭了殃?”

时值景德三十四年,锦衣卫越发横行无忌。

自前年平凉侯万融与桂王串通谋反事件被揭出,已陆续有近万人被牵连至死,还有更多的朝廷官员惶惶不可终日,生怕稍不留神被卷入。

锦衣卫抓人,不是深夜就是凌晨,仿佛已经成了惯例。

但凡这个时辰有马蹄声响,闻者无不心惊胆颤。

好在,锦衣卫抓的不是官宦就是贼匪,跟寻常百姓扯不上多大关系。

这祸也临不到自己头上。

易楚暗自有些庆幸,望着易郎中,问:“爹,我去做饭。您今儿还上山吗?”

易郎中点点头,应道:“去,去采点景天与龙葵草。”

“要是爹方便,顺便带些艾草回来?” 易楚扫一眼墙根,那里堆着几捆晒得半干的艾草,显然已经不多了。

艾草能袪湿散寒、平喘止咳,而且晾得半湿不干,燃了,可用来驱虫驱蚊。

易楚最爱艾草这种带着苦涩的清香。

易郎中温和地笑笑,“好。”

易楚正往东耳房的灶间走,突然听到门口有细碎的脚步声,接着院门轻轻被叩响。

易家以行医为生,时不时会有病患半夜或凌晨敲门。

可他们的敲门声急促而迫切,并不像这般小心翼翼,似乎带着试探与犹豫。

易楚蓦地心惊,扬声问道:“谁呀?”

没有人应。

门却是再一次被叩响。

易楚看一眼易郎中,提着裙角惴惴不安地打开院门。

门外没人,唯地上放着只蓝底白花的包裹。

易楚近前细看,吓了一跳。

包裹里竟然是个婴孩,约莫一岁多,紧闭着双眼,像是睡熟了。

易楚小心地抱起包裹,左右看了看,关上门,回到院里,“不知是谁家的孩子,爹瞧瞧。”

易郎中探身看了看,眉头皱起,“作孽,连孩子都不放过。”伸手试了试他的鼻息,又寻着他的小手,按在脉间。

易楚也看出来了,这孩子脸色发白,双唇却是青紫,很显然身有顽疾或者受过重伤。

易郎中已把完脉,叹息着摇头,“应是受了掌击,心脉被损,精心调养着或许能活几年,不过总归养不大,长到五六岁已是极限。唉,可惜了……”

易楚怜惜地看着婴孩。

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穿件大红绉纱小袄,前襟用金线绣着憨态可掬的小老虎,一看就知道是被爹娘宠着的。

只是,思及先前疾驰而去的马蹄声,易楚犹豫片刻,才轻声道:“爹,留下他吧,好歹是条人命,多活一时便是一时。”

话音刚落,就听纷杂的脚步声传来,隔壁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有没有看到一个穿灰色裋褐的男人,三十岁左右,带着个蓝布包裹?”

“没,没看见。”是隔壁大婶颤巍巍的声音。

几乎同时,自家院门也被敲响,“开门,快开门!”

易楚一抖,包裹差点脱手,又急忙抱在怀里。

易郎中看她一眼,温声道:“别慌,我去开门。”

易楚点点头,左右看了看……

易郎中开了门。

闯进来两个军士,穿罩甲,佩单刀,看上去凶神恶煞的。

头前那人稍胖点,长着一脸横肉,进门就粗声粗气地问:“看到个用蓝布包裹的婴孩没有?”

他身上有浓重的血腥味,易楚不喜,垂眸摇了摇头。

易郎中却沉着地回答:“我刚起身,什么也没看见。”

胖子并不信,朝身后的瘦子使个眼色,“搜!”

恰此时,西厢房的门蓦地开了。

走出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

少女身量高挑,肌肤雪白,眼睛斜长入鬓,眼梢上挑,因是刚睡醒,发髻蓬松着,懵懂的双眸里转着迷离的慵懒。

是比易楚年幼两岁的妹妹,易齐。

“爹,姐姐,发生了什么事?”

声音甜腻妩媚,叫得人心头一酥。

两位军士看直了眼。

易郎中眉头皱了皱,沉声道:“无事,你梳洗过再出来。”

“爹爹,”易齐浑然不知似的,站在原处。

易楚连忙道:“你先进屋。”想过去推她一把,忽地想起来什么,却是没敢动。

易齐茫然地退回西厢房。

两名军士对看一眼,一人去了正房,另一人去了易楚住的东厢房。

未几,毫无所获地出来。

易郎中缓缓地说:“官爷已经搜过了,我们都起身不久,确实没看到什么婴孩。”

两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西厢房。

易楚的心“咯噔”一声沉到了谷底。

易齐本就生得妖娆妩媚,加上方才乍醒的媚态,连她看了都难以自持,何况两个活生生的大男人。

倘若这两人闯进去……不!决不能让他们进去,

易楚正要抬步,却看到院门口走进一人。

来人长得高且瘦,穿大红色飞鱼服,腰间挂着绣春刀,上半边脸上戴只银色面具。

似是配合他的到来,那人站定的一刹那,晨阳也穿透了厚厚的云层普照下来,金色的光辉斜斜地洒落在他身上,银色的面具发出耀目的光彩,闪亮得令人不敢直视。

两位军士“唰”地挺直了胸膛,“辛大人,已搜过一遍,只剩下西厢房没有进去。”

辛大人在院中站定,凌厉的目光扫视一下诸人,缓缓启唇,“赵府在册共八百八十二人,现死亡三百二十六人,羁押五百五十五人,一人下落不明。”

易楚心头跳了跳。

一人下落不明,难道就是指这婴孩?

他进门就说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此时,又一兵士阔步而入,恭敬地道:“报告大人,赵鹏逃至杏花胡同,已经被击杀。”

辛大人淡淡地问:“从赵府到杏花胡同沿途共多少住户?”

兵士极快地从怀里掏出本册子,翻了几页,朗声念道:“……张大壮家三男四女共七口,张二壮家两男两女共四口,田福家两男五女共七口……易庭先家一男两女共三口……”

未及他念完,辛大人已森然道:“传我的令,一刻钟之内,倘若找不到孩童,沿途这二十余户人家均以窝藏罪论处,格杀勿论!”

声音不大,却震得易楚的身子晃了两晃,险些软倒。

这人怎如此说话,难道她不把孩童交出去,那么这近千口无辜之人都要死?

易楚惊恐地看向父亲。

易郎中面色平静,负手望天,瞧不出半点惊慌,就好像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的镇定让易楚稍稍心安,可思及那人言语的冰冷,总是忍不住地惶恐。

易齐在西厢房听着,虽不知发生了什么,却也明白事情的可怕。她轻轻拉开门走到易楚身边,娇娇柔柔地问:“姐,咱们要死了么?”

易楚无法回答,只感到慑人的目光从自己脸上移到易齐脸上,然后又定在自己脸上。

辛大人不动声色地盯着易家三口人。

易郎中神情淡然姿态优雅,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那个容貌娇媚的少女满脸茫然,很明显对此事一无所知;只有中间这女子,手垂在身侧,无意识地揉搓着裙边系着禁步的如意丝绦。

是心虚、紧张还是在权衡?

作为锦衣卫特使,他审讯过无数犯人,也看到犯人在刑具或者财物面前表露出来的各种动作情态。

辛大人笃定,这个女子必然知道孩子的下落。

他扯扯唇角,打开怀表,漫不经心地看着,余光,却悄悄地落在易楚手上。

她的手柔软白皙,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没有涂蔻丹,而是透着浅浅的粉色,像春天初绽的桃花瓣。

月白色的裙角,缀着只青玉雕刻的莲花莲叶。玉的水头并不好,系着玉佩的络子却打得小巧精致,衬着那青玉也好似多了几分灵性。

目光顺着络子从她的手向上,在纤细柔软的腰际停了片刻,最后落在她的脸上。

一头柔顺乌黑的头发绾成最普通的双环髻,发间插着支梅花簪头的银簪。

长相不如妹妹秾艳,可有种奇异的亲和力,看着让人很舒服,尤其是腮边那对梨涡,随着她嘴唇的嚅动时深时浅。

易楚感受到他打量的目光,心里越发怵得慌。不自主地垂眸,看到裙底露出天青色绣鞋的鞋尖,她心虚地扯了扯裙裾,将鞋尖掩在裙下。

刚抬头,正对上面具后面幽黑深亮,似乎看透一切的眸子,心里忍不住又盘算起来。

把孩子交出去?

他那么小,才刚满周岁,落到那些人手里定然不会有好下场。

可若不交,自己一家死了不算,还有街坊邻居近千人都要受牵连。

两害相较取其轻……

易楚艰难地权衡着,就听到那个清冷的声音道:“时辰已到。”

易楚猛然抬头。

辛大人“啪”地合上怀表的盖子,朝旁边的兵士点点头。兵士得了指令便往外跑。

易楚大急,出口喊道:“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