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治家格言

作者:朱用纯 | 分类:奇幻 | 字数:6.2千字

第1章

书名: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治家格言 作者:朱用纯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41

书名: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治家格言

作者:[清]朱用纯

声明:本书由零五电子书(txt.02405.com)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01」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解读」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把室内室外打扫干净整洁。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亲自检查。

一句写"勤",一句写"谨".清晨起来就要将庭院、台阶扫干净,里里外外要使它保整洁,这是"勤劳"的好习惯,也是清洁卫生的好习惯。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日出而作、闻鸡起舞,都有一个"勤"字在。日落而息,要亲自检点门户,这样能做到处事"谨慎". 从礼子开始,儒家对勤俭治家和谨言慎行都有很高的要求。

「02」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读」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这是告诫子弟要知足,要认识到吃、穿、用都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时,昆山一带连年灾荒,不是旱灾,就是水涝,有一年还闹蝗灾。这两句正是柏庐先生忧民之心的体现,现今食堂的语录牌上经常引用。

「03」

宜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毋临渴而掘井;「解读」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平时就要作好防备工作以备不测之时。

这句话是说,应当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先修缮好房屋门窗;不要到了口渴想喝水时,这才去挖井。绸缪,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两句是告戒子弟做事情不能"急来抱佛脚",一定要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很值得我们今天处事时作借鉴。

「04」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解读」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俭朴、节约,宴请客人也不能过分,酒菜要适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这句话是说,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俭朴、节约,宴请客人也不能过分,酒菜要适度,时间上也不能无休无止。朱柏庐没有子女,过继兄弟的儿子作嗣子,取名导诚。他一直教导导诚不要专学那些挥霍的纨绔子弟。朱柏庐曾说过:俭,一要平心忍气,二要量力举事,三要节衣宿食。他写过一首教子诗:"四儿六岁五儿三,莫与肥甘习口馋。清白家风无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三餐饱饭何须酒,一箸黄韭略用盐。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原不为官廉。"「05」

器具质而洁,瓦缶(fǒu)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xiū)。

「解读」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这是说家常用的器具,不求华美,只求质地坚实,并且经常洗刷干净。这样的话,就是瓦罐也会有超过金器、玉石。家常的菜肴,不必贪多,只要足够下饭,烹调得当,即使是园地里自己栽种的菜蔬,也比山珍海味来得好。这两句进一步强调节约。

「06」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解读」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 .这句话对今天的都市人仍然有着莫大的意义。现代都市人总是感觉累,这种累不是别人加给你的,是你自己加给自己的。物质的增长永远没有贪欲的增长速度快。有了房子还想要车,有了小房子还要要大房子,永无止境的欲望才会带给自己压力。早在明代朱先生就告诉你: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下面的话隐含其中:这样你就会活得简单而快乐。

「07」

三姑六婆 实淫盗之媒;「解读」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

「08」

婢美妾娇 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解读」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装艳抹这一条道出传统中国人的思想:作什么事情都不要招摇,低调一些,实用就很好。

「09」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解读」祖宗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

世界是所有的文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没有间断过,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便是对祖宗的崇拜。中国人心中没有上帝,但是却有祖先。对祖宗的崇拜便是对血缘的认同,便是民族的凝聚力。

「10」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解读」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一定要用好的方法两句都是写育人。也许在你的眼中你觉得你的子孙非常愚笨,但是作为他们的长辈你不能不要求他们去仔细品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育人的基本要求,所谓知书明礼。推广到现在就是你的子女虽然先天的条件不足,但是你仍然要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居身务期质朴"区别于"自奉必须俭约"是指"持身"而言,即自己的一举一动,不能欺诈,而要发自内心的待人诚信。心术要好,一言一行,循规蹈矩,勤俭安分,诚信无欺。

教育子弟,一定要本乎道义,方正行事,并且要讲究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要有"义方".今天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

「11」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解读」不要贪图以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喝过量的酒。

这两句解读了对欲望与享乐的态度,如果不遏制,人对欲望与享乐在追求是无止境的。

「12」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解读」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小商小贩,肩挑贸易,冒严寒酷暑,十分辛苦,资本很小,获利甚微,仅足糊口,你再占他便宜,于心何忍?因此要公平待人,不占小便宜。看见穷苦的乡亲邻里,你应该多加关心照顾,尽力救济体恤,对弱势人群应该有一颗同情怜悯之心,有助人为乐、关爱奉献之行。

「13」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chuǎn),立见消亡。

「解读」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九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前半句写"为人谦和",后半句写"人伦常理".待人接物,与人交谈,冷酷无情,过分刻薄,也不会生活得安乐、美好;违背了人与人相处的各种准则,就如父子、兄弟间的长幼关系等,就要立刻纠正。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惜我们小天地,永远充满着太平。相亲相爱同相敬,家庭才会有温馨。谦虚人人都仰慕,礼让个个受欢迎。

「14」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解读」对于兄弟 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15」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解读」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哪里是大丈夫的作为。作为家长,一定要有主心骨,哪些话该听就听,不该听的不要听。

「16」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解读」偏重钱财,不孝顺父母,不是人的子孙的行为。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17」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

媳求淑女,勿计厚奁(lián)。

「解读」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要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要计较厚重的陪嫁。这两句话都是让后人在嫁娶时,重德而勿重财。

「18」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