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妻凭夫贵

作者:清越流歌 | 分类:奇幻 | 字数:5.9万字

16 第十六章

书名:妻凭夫贵 作者:清越流歌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05

苏婉不过是心念一动,宋子恒反而喜欢上了在屋里看书,为了能让他安静的看书,宋家特意空了面向后院的屋子当书房,宋家后院是个菜园子,再往后就是松林山,平日里孩子们都不愿往后院去,安静确实是安静些,哪能比得上他们睡觉的屋子。

宋子恒的屋子,是厢房里采光最好的一间,虽然他常年在书院,在家住的日子不长,全家人还是习惯把最好的给他,谁都拦不住。也因在家住的时间不长,宋子恒倒也没特意布置屋子,他一个大男人并不讲究这些,宋家人只道他喜简洁,是以原主嫁过来后,屋里除了床和一个放东西的柜子,其他竟全是她的嫁妆。

自己屋里塞满不是自己的东西,宋子恒更只当这是睡觉的地方,除了晚上,等闲并不肯踏进。

而今苏婉把屋子收拾得很好,她闲的没事,有时候拉上宋小妹,宋小妹没空就叫上大妞二妞,上一两个月改造和布置,屋里就变了模样。古时的雕花木床,层层叠叠的纱帐,精致古朴的家具,唤醒了苏婉那颗文艺小清新的心,她是花了十二分热情来布置屋子的,床头的珠帘,窗边的风铃,都是她亲手制作,等忙过了这阵子,她打算多鼓捣些手工艺品,不图干什么大事业,过得开心就好。

苏婉有自己的审美观,恰好宋子恒也不迂腐,别人见着这屋子还要惊奇一下,他只瞧一眼便满脸带笑夸道:“娘子会享受。”如今试过才知道,这个“会享受”之前,得再添个“很”字才算恰当。桌上摆着一盆长得正好的兰花,散发着幽幽香气,窗户上挂了一层纱,开着窗并不怕蚊虫进屋,倒是清幽的夜风徐徐吹来,清凉舒适,风铃随着风动清脆作响,并不聒噪,反而更能提神醒脑,宋子恒在屋内看过一回书,之后再也不肯回书房了。他心里倒是羡慕苏婉有这份闲情逸致,心中也不免对新婚妻子又高看了一眼,妻子娘家跟他们宋家的生活,虽说不上天上地下,但也相差甚大,不是谁骤然到了新的环境,都能有她这份随遇而安的心境。

宋子恒的举动,对苏婉而言算是意外之喜,不过有人喜,自然就有人忧,宋母还真有些担心,之前三儿子跟媳妇不亲近,她也愁,好容易现在小夫妻亲密了,太过亲密她又担心,儿子明年还要院考,如今却白天夜晚,有空就跟儿媳待屋子里,真能看得好书?

可他们新婚燕尔的,宋母也不好多说,只能按捺下,说不得只是一时亲近,过几日便好,然而如此这般过了几日,宋子恒没有回书房的打算,除了一心等着抱曾孙的宋奶奶整日乐呵呵,宋家其他人倒开始坐不住了。

关键时候,还得宋母起头:“子恒啊,娘见你这几日都在屋内看书,会不会有些不便?”

“倒无不便,内室的书桌正好对着窗,光线甚好。”

见儿子神态自若,宋母顿了顿,小声的提醒:“那你媳妇……也不觉妨碍?”

“儿子看儿子的书,她做她的针线,这有甚妨碍……”宋子恒失笑,解释到一半忽然恍然大悟,这才正色道,“实则是内室窗户挂了纱帐,既无蚊虫进屋,又能开窗吹风,倒比书房要清凉舒适许多,学习起来也可事半功倍,况且娘子现今一心做针线,比我还要安静些,如此方能相安无事。”

宋母这才放下心来,她原是不想儿媳尴尬,这才拉了儿子单独说这事,如今倒有些庆幸没当她面说,她这儿媳心是好的,就是性子不太好,最受不得委屈,进门以来发作过两回,一回她二嫂给了她气受,她吵不过干脆气回娘家,第二回还是她二嫂说了她几句闲话,她就差没指着鼻子骂狗,这性子算是刚烈的,且除了儿子,谁的话也不顶用,自己虽是婆母,要是惹着她也怕是不好,这番误解若被她知道,还指不定要如何——宋母一介妇人,最信奉的莫过于“家和万事兴”这话,能少一事是一事。

想到这儿,宋母不由露出了一分笑意:“看来你媳妇那些日子在屋里也不算是瞎折腾,还是有几分用处的。”

宋子恒点点头,宋母又道:“不过到底你念书为重,既然挂纱帐有用,我这就给你书房也挂上,也省得你挤在屋里。”

“再有几日我就回书院,等下次回来已是入秋,根本用不上,倒不如爹娘几个屋子都挂上,也省得夜间闷热。”

宋母不肯,还想说什么,宋子恒却拦了她:“就当儿子孝敬您吧。”

宋母这才一合计,发现儿子说的确实没错,她心道儿子白日忙于农收,夜间还要看书,也不知身体熬不熬得住,在屋里有儿媳看着,倒能让他注意休息,反正假期也没剩几日,倒不如让他好好放松。心思转过来之后,宋母倒觉是好事了,自然不再坚持,转而想到了另一个事:“也是,你回书院之前,是不是陪你媳妇去趟亲家那里?”

宋子恒原就想跟他娘商量此事,这会儿却目露恍然:“还是娘想得周全,我倒没注意这个。”

“那是,你虽书念得好,这些事还得看你娘的。”宋母笑了,别看她儿子书念得好,主意又正,在家最听她跟孩他爹的话了,最初娶这儿媳,他原是不愿,为着他爹还是点了头,如今小夫妻虽和睦,却也更倚仗她。宋母最自豪的却是这三个儿子一个赛一个孝顺,人说娶了媳妇忘了娘,放她儿子们身上可一点都不灵验。宋母高兴,语气也更加轻快轻快,“今年家里收成好,你去时带些粮食,再装十几斤花生,虽不值当什么,到底是我们一番心意,若是亲家执意挽留,你们住一晚也无事。”

宋子恒点了头:“全凭娘安排,不过岳父似是好酒……”

宋母一思忖,便道:“你刘大娘家世代酿酒,手艺没得说,我们倒不用去镇上她家的酒铺子里买,她家中定存了不少好酒,你财福婶与她关系好,我改日请她去磨一磨,看能不能买一坛子陈年好酒。”

“那就劳烦娘了。”

再过五日,宋家地里粮食收得差不多了,宋子恒这才告诉苏婉第二日陪她回娘家的事,苏婉如今倒也不害怕,毕竟几月没见,就让苏老爹夫妻以为他们的女儿离了父母之后变得懂事了也未尝不可,况且有宋子恒在身边,想来她也没多少跟苏家人单独相处的机会,既是这样,就更不怕被瞧出什么。

宋家隔壁的财福家倒比他们早两天忙完,财福娘听得宋母的嘱托,拍着胸脯保证把事办好,果然过了一天,她抱着一坛子酒进了宋家院子,出发回娘家那天,苏婉见宋子恒往车上搬东西,其中就有这坛酒,起先她只觉眼熟,后头想起来,不由得笑道:“那天看财福婶抱了坛酒进来,娘高兴成什么样,我还以为是爹爱喝,打定主意要多寻几坛好酒孝敬他,却不料是给我爹的。”

宋有根宋有福也在帮着兄弟搬东西,听到苏婉的话顺口接了一句:“可用不着,爹不喝酒,我们都不喝酒。”

宋老爹一般不跟几个媳妇讲话,这会儿却道:“你就别琢磨这些了,钱留着自个儿使,家里啥都不缺。”

“知道你们不缺什么,孝敬你们却是我们的心意。”

张氏打趣道:“瞧瞧,三弟妹跟小叔一起处久了,说话都文绉绉了,我们就学不来,到底像他们说的,这才是天生一对哪!”

自从宋子恒抱了书把卧室当书房,她被打趣的次数就直线上升了,不只是张氏,这几日村里人也陆续忙完,闲时逛各家院子,每个来宋家坐的人都喜欢开她玩笑,可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苏婉很想请她们换点花样来,可作为合格的小媳妇,却不得不低了头装出一幅面红耳赤的样来。

见苏婉配合的羞涩了,打趣的人有成就感,看热闹的人也颇觉有趣,还有两熊孩子不甘寂寞的凑热闹。

“娘,三婶为什么低着头不说话啊?”

“大伯娘,三婶为什么红着脸啊?”

这下只是笑而不语的众人都开怀的笑了,一家人气氛看起来很是融洽,唯有李氏不太和谐,板着一张脸,嘴都不扯一下的。她站在众人之后,忍不住“呸”了一声,心道她当然不说话了,她心里还不知怎么美呢,出门才几个月,婆家不但允许回娘家,还整一车东西搬过去,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多满意这个新媳妇似得,别说在老宋家,就是整个宋家村也是头一份了,自己刚进门的时候怎么就不见婆家人这般亲热?

宋子恒和苏婉出门后,院里的人也散去了,虽然收完粮食,但也有不少活要做。李氏趁大家不注意,拉了张氏低声抱怨:“爹娘也太偏心了,弟妹不就是回趟娘家,用得着把大半个家都搬过去吗?”

张氏虽也羡慕苏婉在宋家媳妇中不一样的待遇,倒也还理智,知道自己没法跟苏婉比,毕竟她有个救了公爹性命的爹,她们这辈子也比不过,于是道:“都是自己家种的,也不值什么,况且弟妹娘家父母出手大方,上次她带来的东西就远不止这个的价,这次回来还指不定又带些什么,你也别计较这些了。”

“娘家有几个钱怎么了,有钱就高人一等吗?”

张氏不再说话了,自提了猪食往猪圈去,她虽然不喜三弟妹的做派,却更不喜二弟妹的性子,三弟妹从娘家带回来的吃食用具,就数她拿得最欢了,真没见过这般拿人手长的。不过她也知道这李氏就嘴上厉害,且上次被收拾了一顿,现在也只敢背地里说说,并不敢狠得罪了三弟妹,不用理她便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