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驸马倾城

作者:素衣音尘 | 分类:奇幻 | 字数:6.3万字

13 第 13 章

书名:驸马倾城 作者:素衣音尘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6:35

天启二年秋,帝司马诚下旨:

威远大将军、倾城长公主司马妧以女子之身平定西北,护国有功,特封为大长公主,赐号“定国”,食邑一万六千户。

定国大长公主为国征战多年,年逾二十,仍云英未嫁、待字闺中。帝为兄长,深感愧疚。遂令前太子太傅之子顾乐飞尚主大长公主,并封其为关中侯,视六百石。

骠骑大将军楼重年岁甚高,不宜再征战沙场,帝感其为国效力、忠勇可嘉,特赐帝都太白园一座,令大将军携妻儿在此安度晚年。

连续三道圣旨发往张掖,而当使者抵达三千里外的骠骑将军府时,已是天启二年的寒冬。

腊月将至,正是要过年的时候。

此外,随着圣旨一起来的还有数道调令:

八品宣节校尉田大雷随大长公主抗击胡虏、守卫边境有功,升为从五品宁远将军,调往河北道,协领府五十一。

从六品飞骑尉姜朔祖升为从四品轻车都尉,调往江南道,协领府七。

从九品归德执戟长周奇升为从五品游击将军,调往剑南道,协领府十一。

七品云骑尉符扬升为正六品昭武校尉,继续镇守嘉峪关。

……

大靖实行道、州、县三级,共有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十道。实行府兵制,“军府”是最基本的组织单位。

每道所置军府因实际条件而数量不一,如江南道因为地处南方,经济不够发达且远离镐京,故而仅仅有七个军府而已。

而河北道辖境在黄河之北,东并海,南临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关、蓟门,自古繁华昌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军府数量多达五十一个。

不过这些信息都不重要,无论调往的地点贫瘠还是富庶,偏远或是繁华,随着司马妧一起打过仗的这些将领们,团结一致的这群人,突然被这些调令打成一盘散沙,分散到大靖各地。

而河西走廊,将迎来新的、忠于司马诚的最高军事将领。

唯有像符扬这样的,不甚重要的、却也有些军功的这群低层武官才被允许继续留在河西走廊驻守。

毕竟司马诚没有那么蠢,他只是想要打散司马妧的嫡系,并不希望打乱河西走廊的军士体系制度的稳定。

不出陈庭所料,新皇蓄谋已久的意图,随着这些送来的表面光鲜亮丽、实则暗藏杀机的圣旨和调令,表露无遗。

楼重唯一的儿子楼定远早在十年前就战死沙场,仅余的一个外孙楼宁去年已中科举,前往镐京任职。

以姜朔祖为代表的、跟着楼重打胡虏的将领被调往各地。

司马妧嫡系武官也遭遇同样命运。

故而,随着楼重的外孙女,大长公主司马妧的回京嫁人,楼家的势力将全面退出河西走廊。

如此大规模的人事调动,简直就是在向天下宣布,司马诚对西北边关势在必得,他不放心楼家人,连自己的皇妹也不放心,必须亲手接管。

天启三年的正月新年,是自嘉峪关攻破、楼定远战死之后的十年以来,这些边关守将们过得最艰难、最寒心的一个新年。

他们不是在为自己的命运寒心。

对这些将领而言,自己无非是调往别道领兵、远离这片土地,带兵打仗的人,本就该服从上令,而且又是升官外调,没什么不满,反而应该叩谢皇恩。

他们寒心的是皇帝对于大长公主的态度。

一个“大长”、一个“定国”的名号,俱是虚衔,哪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六千户食邑,如此就想轻易夺走司马妧现在拥有的一切,还想把她随便下嫁?

皇帝真会做买卖啊。

每年正月的时候,将军府的大宴均是热闹非凡。觥筹交错,喧闹调笑,不分上下,哪怕楼老将军一把年纪,也被属下拉下台跳过胡旋舞。

不过今年,宴会的气氛异常沉闷,哪怕好酒好肉、丝竹伴乐、胡姬跳舞,这些血气方刚、五大三粗的男人们居然看得不看一眼,只顾埋头盯着案桌上的酒壶,无一不是操着酒壶,仿佛不要命似的地往嘴里灌。

那借酒消愁的姿态,好像家里老婆全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似的。

落在末座的符扬见状,悄悄按了按自己的胸口,心中忐忑。

胸口藏着一封请辞的文书,他再三考虑,已下定决心不要六品的昭武校尉官职,宁愿继续做殿下的小小侍卫长。

收到圣旨后的这些日子,他听同僚议论纷纷,只觉镐京危机四伏,殿下回京后孤立无援,又被迫下嫁,身边不能不带些可信的护卫吧?

符扬本想趁大宴气氛欢乐,趁机向殿下提出请求。谁知往年最热闹的大宴,今年竟然沉闷不堪,室内的气氛比飘着大雪的室外还要僵冷。

“妈/的!”

一声“咣当”脆响,田大雷第一个打破沉默。

一句发泄的谩骂,大号的莲花银酒碗被他一把摔到地上,酒浆四溢,惊得跳舞的胡姬们一阵惊慌,纷乱地退下。

“毛没张齐的小子,居然敢和殿下玩兔死狗烹的把戏!打仗那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他娘/的以为北狄是那么好打的?西域十六国全是老实乖顺的?没有殿下,他以为会有今日的丝绸商路?啊?”

田大雷的话音落下,厅中回复死寂般的沉默,但是仅仅只持续两秒,又一个武官摔了佩剑,破口大骂:“艹他娘的,皇帝小子问都不问就敢把殿下嫁人?那姓顾的是什么人,你他/妈的从头发丝到脚底板,屁配得上殿下!”

周奇端起一杯酒,冷冷道:“陈先生说过,此人不学无术,风流纨绔,身形肥胖。”他抽出腰间匕首,道:“杀之,何如?”

“好主意!”有人将割肉的小银刀往烤猪腿上狠狠一插,好像刺中的是未来驸马的肉一般:“他娘的!老子干掉他,看皇帝还有什么借口召殿下入京!”

姜朔祖问:“杀之不难,若陛下再下赐婚旨意,又当如何?”今天简直太奇怪了,连谨礼慎审的姜都尉都觉此主意并非天方夜谭。

看来未来驸马的小命,在这群纵横沙场多年、杀人如麻的武官面前,真的不算什么。

“有本事再赐婚啊!老子杀了一个,还怕杀第二个?”田大雷整个人忽然兴奋起来,酒意上头,他面色赤红,一脚踏在案桌上,举起长刀扬天呼喝:“谁敢动殿下,老子就杀谁!”

“说得好!”

“杀他娘/的!”

“杀他娘/的!”

忽然间,大厅里刀光一片,兵器出鞘,喊杀阵阵,从沉闷冰冷的严冬到头脑过热的盛夏,只经过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坐在首席的楼重,望着下头群情激奋的将领们,并不出言阻止。

他伸手,亲自递了一杯酒给身侧的外孙女:“妧妧,你若不想嫁,外祖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请陛下收回圣旨。”

十年前,在抗击北狄战役中伤了筋骨根本的楼重已不能再带兵打仗,他盯着这个代替自己守卫西北十年的外孙女,老而浑浊的两只眼睛里射出锐利的两点寒光,幽暗,坚定,慑人,显示出老人内心对于这道赐婚的极度不满。

司马妧摇了摇头,她接过那杯酒,却没有喝。

反而拿起案桌上的夜光琉璃壶,为楼重斟了一杯来自西域的葡萄美酒。

沙哑的、悠扬的歌声在喧闹的厅中轻轻唱了开来。

“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

歌声一起,堂中倏地一静。

“炒面奶茶手抓肉,今天喝个够……”

司马妧走下台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停驻在她身上。她手持夜光琉璃壶,亲自为每一个武官的酒杯里倒了满满的、泛着琥珀光泽、醇香醉人的葡萄美酒。

“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纯真,这酒绵厚。

这酒纯真,这酒绵厚!

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

悠扬愉快的旋律,这是一首河西走廊上流传甚广的一首待客歌谣,在座的每一个人少时、甚至幼年时期便耳熟能详,每一个人都会唱。

有人放下武器,情不自禁地应和起她的歌声。

司马妧的嗓音并不好听,长年带兵作战需要的高音量损坏了她的嗓子,哑而低,仿佛是戈壁滩上的沙石滚过喉咙,带着极为特殊的分明质感。

连末座的符扬的酒杯中也被她亲自倒上琥珀色的酒浆。他偷偷抬眼,瞥见殿下的表情,并无不平,并不怨恨,她的唇边甚至带着浅浅的笑意,口中轻轻唱着那首古老的歌谣。

符扬记得,殿下很难得笑。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却想哭。

不止是他,在场的很多人都想哭。这些断胳膊断腿也眉头不眨一下的汉子们,此时此刻俱都眼圈发红,眼眶含泪,口中嗫嚅着应和大长公主的歌声,端着她亲自斟满的酒杯,握刀的双手竟然微微颤抖起来,怎么也喝不下去。

所有人都清楚,刚才那些喊打喊杀的话语只是臆想,事实比屋外纷飞的大雪更加冷酷,他们最敬佩的殿下无法违抗皇命,她别无选择,必须放下她的刀、她的马、她最引以为傲的一切,去下嫁给一个镐京中籍籍无名、庸碌不堪、丑陋肥胖的纨绔子弟。

而此去一别,或许永不相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