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美人镜

作者:赵十一月 | 分类:奇幻 | 字数:6.4万字

8 杏仁茶

书名:美人镜 作者:赵十一月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02

第二日清晨,沈采薇便跟着裴氏一起去沈老夫人那里请安了。

这个时候,大堂姐沈采蘩已经陪着宋氏站在那里了。她头上只是简单的梳了一个髻,拇指大的珍珠犹如花朵似得点缀其上,身上穿着藕荷色绣白须黄蕊的梅花的袄子,下面是墨绿色云雁纹百褶裙子。

这位大堂姐既不像是大伯母宋氏那般端庄也不像是大伯父那般疏朗。她生了一张鹅蛋脸,秀眉纤长,一双眼眸黑亮亮的,更显得肌肤清透。她便如同一朵还未绽开的梅花,洁若冰雪,带着天生的清冷和傲气。她见沈采薇和沈采蘅从门口进来,便露出一丝少见的微笑,犹如冰雪初融。

沈采薇也忍不住回之一笑。她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紧接着便扑到沈老夫人怀里撒娇:“祖母祖母,我好想你啊......”三个孙女里面,沈老夫人最疼的就是沈采薇。因怜惜她自幼失母、父亲又远在京城,沈老夫人常常借故给沈采薇送东西,便是吃盘点心都要惦记一回儿。人心皆是肉长的,一来二去,沈采薇亦是与祖母十分亲近。

沈老夫人见这孙女儿跟猴儿似的在自己怀中乱转,不免露出一丝笑容,用手指点了点她琼脂一般白皙的鼻尖,轻声道:“你这丫头,小嘴抹了蜜似的。”

沈采蘅眼见着沈采薇凑到前头去了,急忙也跟着跑了上去。她最是会撒娇,踮着脚从案上端起杏仁茶,递上去,稚声稚气的道:“祖母喝茶。”

她生的雪玉可爱,小孩子作大人模样,最是惹人疼。

沈老夫人忍着笑接过茶,伸手将站在一侧的沈采蘅也搂到怀里,笑道,“你们两个啊,可真是我们家的两个宝贝儿,长在我心尖尖,一天不见到,我这心都不安宁。”

沈采蘅抬起头,转了转黑葡萄似的眼珠子,凑上去抱住沈老夫人的胳膊,嘟着嘴告状道:“祖母,爹爹昨天罚我和二姐姐抄书呢......”她拉长声音,眨巴眨巴眼睛,可怜兮兮的样子,“我昨天抄的手都抄酸了呢。”

裴氏昨夜已经听过沈三爷的解释,心知沈三爷的用意,此时听到沈采蘅的告状,不免微微有些尴尬起来,急忙呵斥道:“三娘!”说着又对着沈老夫人说道,“这孩子不懂事,倒是叫母亲见笑了。”

“自家人,谁会笑她?”沈老夫人漫不经心的摆摆手,额上寿字松纹的抹额上面的暗纹在光线下面清晰可见,她面上的皱纹依稀还带着岁月赐予的宽容和蔼。她忽而转头去问沈采薇:“二娘昨日也是抄了书的,可是觉得手酸了?”

沈采薇知道沈老夫人虽然面上和蔼心里却有十分有成算。因沈家是书香门第,沈老夫人更是注重几个小辈的课业。她此时也顾不得自己是不是在拆沈采蘅的台,连忙摇头:“没呢,昨日就抄了一小章。”她眼睛一转,就像是花瓣里面滑落的露水,说不出的灵动可爱,出声道,“反正小叔叔也没限定时间,我慢慢抄便是了......”

她说话的时候虽有几分小羞涩,但还是带着一点孩子式的机灵狡猾,偏偏眼底一派的天真稚气。一屋子的大人瞧见了都觉好笑。

“你这猴儿,怕是明年都抄不完呢。”沈老夫人也忍俊不禁,她抱着沈采薇笑了一会儿,抬手揉了揉她的头,方才转头去看沈采蘅:“三娘昨日抄了一会儿便说手酸,还是以往练字写得少了啊......大娘且不提,二娘如今也是每日五张大字呢。”

她语声温和,语调平平,全然听不出半点责怪,可一旁的沈采蘅却涨红了脸,有些局促不安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她有些心虚了。

若说沈采薇是因为美人镜的缘故每日写五张大字,那沈采蘅按照惯例也是要每日写三张的。只是沈采蘅性子娇又喜欢玩些小聪明,常常暗地里叫身边的小丫头帮着写一两张。按理说这种事情本该很快就被发现,但裴氏除了前段时间管的紧之外平日里也不太在意,竟是叫沈采蘅不知不觉间偷了这么长时间的懒。

裴氏一见女儿这样子哪里还不清楚,她心里一突,也抬了眼去看沈采蘅,一贯温和的眼神都凌厉起来。

沈采蘅顶着裴氏的眼刀子,羞红了脸,结结巴巴的认错道:“祖母,是我错了。”她顿了顿,不敢回头去看裴氏,只得小声的接着道,“以后我会好好练字的,再不敢偷懒了。”

裴氏咬着牙,几乎可以听到咯吱的声音。若不是女儿还躲在沈老夫人怀里,她大约便要拉到跟前大大的教训一通了。只是即使如此,她还是忍不住气恼道:“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我又没逼着她和二娘似的写五张,她竟然还这般偷懒蒙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即便是裴氏自己也是一路认真学过来的。哪里会知道自己女儿连每日三张大字都要糊弄。

宋氏见到这场景,只得上前解围道:“小孩子贪玩也是有的。二娘和三娘马上就要进学了,自然知道轻重,日后你不逼她,她自个儿怕也要吵着练字呢。”她又安抚裴氏道,“再说三娘自来聪明,我瞧着她的字也还不错。”

裴氏看了眼一脸关切的长嫂,心里一酸,险些红了眼睛,一时说不出话来——家中三个女孩儿,大娘是出了名的才女,二娘也勤奋好学,怎么就只有她这个整日里仗着小聪明偷懒耍赖?她一辈子顺心,临了却在女儿身上摔了一大跤。

沈老夫人一见裴氏的脸色便知道她的心思,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她放开手,看着两个孙女如同初春的花骨朵似的俏生生的立在眼前,神色也和缓了下来,语气依旧是温温的:“裴氏,你也别气了。你既然要过清净日子,不愿管那些俗事,如今又何必生这些气?”言下之意,沈采蘅这事也有裴氏管教不力的缘故。

裴氏平日里甚少被人这般直言教训,如今又是被女儿偷懒的事情气到,只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头也是晕的。她忍着气垂下头,咬了咬唇,还是弯腰礼了礼:“是媳妇怠懒,没能管好三娘,叫母亲个跟着挂心了。”她抿了抿唇,眼神一动,唇色嫣红如同桃花花瓣,似是下了大决心,“日后,媳妇定是会好好管教三娘,还请母亲放心。”

沈老夫人这才缓缓展了笑颜,接口道:“我知道,你不耐烦那些杂事,且又有你嫂子在,更是万事都不愿沾手。只是,这两孩子也是到了进学的年纪,正是紧要关头,你这做母亲、做婶婶的,还是要上心些才是。”她说完话,似是想起了什么,抬头看了眼身边的大丫头雁回。

雁回点了点头,会意的转身从身后的小丫头手上接过托盘,抬手拿了上来。

沈老夫人看了眼那托盘上的三个木匣子,微微一笑,转而看向一直安静立在那边,如冰雪水晶一般的大孙女,似有唏嘘:“说来这日子过得也快......大娘马上就要考女学了,二娘和三娘也要进学了。我这做祖母的,日前整理库房,便想着还是要拿些东西给你们才好。”

宋氏闻言上前劝道:“母亲这是哪里的话?您做长辈的,有这个心意便好了。她们小人儿家,太贵重的东西也没用处。若是折了福分就不好了。”她说起话来一贯是有条有理,态度又十分诚恳,叫人不得不相信她的真心实意,“母亲若是真要赏些什么,不若叫她们在您身边伺候几日,若能从母亲这里学到一二,这才是孩子们的福气呢。”

沈老夫人唇角扬了扬,伸手握住宋氏的手,轻轻的拍了一下她的手背,接着道:“没事,这么些东西,我还是拿的出来的。她们都到了年纪,很该有几件贵重的首饰。”说着又赶在宋氏出声前开口道,“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不过挑出来的三块玉罢了。大娘素来不喜金银独爱玉石,我做祖母的早该送几块了。二娘和三娘又是进学的年纪,璎珞项圈上面带块好玉,看着才有读书人家的清贵呢。”

话说到这份上,宋氏也不好再拦着——正所谓是长者赐不可辞。

沈采蘩反应最快,上前对着沈老夫人一礼,她是标准的淑女礼仪教导出来的——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语声便和初融的雪水似的,清凌凌的:“孙儿多谢祖母。”

沈采薇连忙拉着沈采蘅也跟着道:“多谢祖母。”

“哎,这才对。”沈老夫人这般年纪了,给孩子东西比收孩子东西还要来得高兴,她亲自起身打开三个匣子。

果然是三块宝玉。一块羊脂玉,白如截脂,光华流转;一块和田红玉,纹路淡淡,竟是凑成了一个福字;一块翡翠,翠得好似叶片上滴下来的,鲜艳欲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