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修仙炼魔录

作者:兰花有幸 | 分类:武侠 | 字数:3.5万字

第一章 古塔奇闻

书名:修仙炼魔录 作者:兰花有幸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2 10:39

南州无量山天镜峰,前瞰大江,后依绝壁,峰顶有数亩宽广的平地,既无花草也无树木,平整得如同刀削一般。虽无佳景,来访者却络绎不绝,只因这里有一座古塔。

夜幕降临,灰色的古塔好似一座巨大的墓碑矗立在山头,平添几分凄凉和诡异。蓦地,两条人影幽灵似得飘上峰顶。前面的是个蓝衣少年,年约十六七岁,潇洒灵动,粉面朱唇,目若朗星,后面的,却是个方面大耳,五柳黑髯,气质不凡的中年白衣文士。那蓝衣少年一到峰顶,即急奔向古塔。蓦然,一阵“铮铮”的古筝声自塔中飘出。少年闻之微愕,面露惊讶兴奋之色,走到古塔门前,喃喃低念石碑上的“仙缘塔”三字,旁边写着两列小字:

“应趁桃李花开日,莫待梧桐叶落时”

少年端详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这塔名和对联,含着无尽的滋味。

说起此塔,大有来历,相传两千年前,江中有一条恶龙盘踞,行人船只经过无量山下,时有狂风暴雨,骇浪滔天,吞噬了许多过往船只,遭难的客商,更不知其数。路过的行人无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后来,一位布衣老僧来到此地,发现无量山周围气候异常的原因,乃是一条妖龙作祟,便以无上法力将妖龙压在这座七层古塔之下,百姓称其为“镇龙塔”,并在塔前建起一座庙宇供奉。果然,自此之后,峰下江上再也没有风浪害人的事情发生了。

春去秋来,老僧筑塔至今,已是两千多年了。但,谁会想到,两百年后的今日,峰下江水虽然风平浪静,峰上古塔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原先的庙宇已不知所踪,只留下一座光秃秃的古塔,塔门前立起一块丈许的石碑,上写着“仙缘塔”三个字,而且旁边还附上了一副对联。匾额和对联上还残留着凌厉的真气,笔划苍劲,凹深三分,上涂红朱,鲜艳夺目。四周似经历过激烈的争斗,尸首横陈,白骨嶙峋,一片狼藉,尸体上遍布搜刮的痕迹,古塔却是完好如初。稍远处坟墓林立,整座天镜峰弥漫着无边的恐怖,无限的肃杀!塔内竟然还不时飘出“铮铮”的古筝声,如泣如诉,像哀鸿悲鸣,似杜鹃泣血!

中年文士登峰后,似恐有人在此埋伏,四下搜视,竟不知少年已到了塔前,偶一回头,只见少年痴立塔前,不由得又惊又恐,猛地跃到书生身后,抓住肩头,拽过身来“啪啪”就是两记耳光,打得少年双颊红肿,眼前金星飞窜,摇晃欲倒。

接着,厉声喝道:“没有出息的东西,你游手好闲,惰于修炼,以至今日还未突破练己境,这倒也罢了,这些邪魔外道诓骗修士的谎话,你竟也信而为真,难道不想活了不成?”

南州的修士将修炼境界分为练己、筑基、鼎熹、阳神、归元这五个境界,除了练己境是十五阶外,其他均为九阶,分为初、中、后三期。传说归元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但从未有人亲眼见过。人类修士可以通过修炼真气提升境界,而一些其它生灵若获得一定机缘也可修炼,不过修炼的是“灵力”,其实力划分与人类修士的大体相同。南州各宗门弟子多是练己境,筑基境已然少见,更不用说鼎熹境甚至阳神境的大修士,而归元境的强者大多时候隐居修炼,从不轻易露面。

少年垂首听训,虽然满腹委曲,却不敢诉说,只呐呐地道:“爹教训得是,任儿不敢了。”

文士叹了一声,道:“算了,其实也难怪你,自你娘死后,就跟着我躲躲藏藏,没有好好的管教过你。”回头扫了一眼远处林林总总的坟墓,道:“此地不宜久留,说不定马上就有人来,我们快去找寻你爷爷的坟墓吧。”说罢,离开塔前。

少年道:“谭爷爷信上所说,爷爷是葬在一株虬松之下……”

他话未说完,突然,一阵尖锐刺耳的怪笑传来来,像猿啼一般,回绕山峦,历久不绝。少年乍闻怪笑,只觉毛骨悚然,汗毛颤栗,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战。他举目循声看去,但见秋萤点点,鬼火簇簇,那里有什么人影?

少年深吸了一口冷气,低声问道:“什么人在怪笑,好难听!”

文士只是冷笑,没有理会少年的话,朝远处喝道:“我兄弟三人躲避你们已十多年了,竟还不肯放过吗,哼!别以为林某怕你们。”

少年道:“爹,来人是谁?好像不止一人。”

文士冷笑道:“不外是那些所谓的正派的修士,今夜与他们碰上,难免一场血战。”

顿了顿,又道:“这些人心狠手辣,任儿,一会儿动手,只要为父露出一点败象你便立即逃走。”话毕,跌坐就地调息。

“哈哈哈……”又是一阵怪笑,声浪一波一波冲击着人的耳膜,刺得人生疼。

少年只觉得丹田躁动不安,真气扰动,好像无法凝聚真气要溃散一般,不由得嗓子一甜,吐出一口鲜血,好在中年文士及时以真气帮助抵挡,不然这少年已经重伤。但初生之犊不怕虎,少年不以为意,当下厉声喝道:“有本事的就现出身来,鬼哭狼嚎有何意思?”

笑声戛然而止,接着,四条人影从空中缓缓落下。为首一人,乃是梵海宗长老明镜和尚,后面跟着的是太虚派执事管舒,另外两人则是千机门的两位副门长独孤鸣、独孤天。这四人具是鼎熹境后期的大修,明镜和尚则已是鼎熹境后期大圆满。

文士不动声色,冲四人一拱手,说到:“四位别来无恙。”

明镜和尚低喧一声佛号,说到:“十余年未见,林道友风采依旧,可喜可贺。”其余三人闻言互相看了一眼并不说话,管舒则暗自传音。

“好说,托各位的洪福,这十余年来林某未敢有一天放弃修炼,只恐有天死在宵小暗算。”说着释放出威压,铺天盖地,如同一块大石压在天镜峰上。只听得远处传来细细簌簌的声响,原来是埋伏的弟子中练己境和筑基境的弟子有人支撑不住,昏倒过去。明镜和尚念诵一句佛号,将手中禅杖重杵地面,顿时一道金光冲天而起,将那泰山压顶般的压力冲散开来,那些低修弟子才得以松口气。

“看来是真的,林风鼎熹境大圆满,已是假阳神境了。”管舒似乎早有预料。

面对四个同境界的大修以及众多围攻的低阶修士,林风知道此次处境危险,九死一生,只好先发制人,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独孤鸣上前一步说到:“林风,你们三兄弟及尊夫人能活到今日,确实难能可贵。”

林任听到“尊夫人”三个字不禁神情大变,望着父亲口中嗫嚅似有话要说,但林风一脸冷漠,又是大敌当前只好作罢。

林风冷哼一声并不接话。

明镜和尚说到:“这位小友是令郎吧。”

林风拱手道:“正是犬子林任,不知大师有何指教。”

“若是老衲没看错,令郎已经是练己境十期了,这等实力在同龄弟子中实属罕见,真是虎父无犬子啊,既如此,老衲认为四十年前的那桩公案不能再拖了。”

独孤鸣说到:“你也该知足了,南州诸多门派弟子都惨遭你们三人的毒手,留你父子至今已是莫大仁慈,还不乖乖赴死。”此时几人还不敢对林风父子立刻下手,一是忌惮林风实力,二是他们安排的弟子在天镜峰下布置阵法需要时间。

“哼……”林风犹未答话,明镜和尚又道,“梵海宗素以慈悲为怀,请道友明告令义兄及义弟藏身之处,然后自绝,以谢百余枉死同道在天阴灵,我佛慈悲,老衲决不难为令郎,否则……”他忽然低喧一声佛号,不再说下去。

林风哈哈笑道:“滑稽,可笑,四十年前的事,乃是贵派等与玄都教的梁子,你们百余人惨死玄都山,应自认修炼不精,咎由自取,与我们三人何干?”

站在最后面的独孤鸣愤然道:“玄都教是什么东西,若非你们老三白方替他们建造的那古怪阵法,数百同门岂能困死在玄都山,若不是阵法阻挠,十个玄都教也非对手。”独孤鸣义愤填膺,大声责问。

林义风道:“关于这件事,我已与仰天城城主谭非解释过,谅他早已转告各位,我义弟白方受聘于玄都教主太上真人,其实是情非得已……”

“什么情非得已,简直就是与我们作对!”独孤天说道。

林风也不理会,继续道:“白方受聘之前,他的妻子和女儿已被太上真人软禁在玄都山,一面要挟,一面利诱,而当时,玄都教并无恶行,更不知道玄都教与贵宗门等有梁子。”顿了顿,接道:“在这种情况下,四位设身处地,又将如何?”说话间,远处出现灵气波动,林风感应到有阵法结界正在施展,他带着一个练己境十期的孩子,深知处境艰难,只好委曲求全,利用对方还顾及着自己正派身份与他们周旋一番,找机会脱离战场,施展出早年在一处古修遗址中获得的功法——《风雷天禹诀》,纵不能全身而退,也可保得儿子性命。

管舒冷笑道:“如此说来,你们并不是狼狈为奸的了?”

林风忍气吞声,慨然道:“其中是非曲直有事实证明。”

“什么事实?事实就是我们正道盟六个门派一百二十余人死在你三弟白方的阵中,而白方却在事后消失不见,这才是事实。”独孤鸣抢言道。

林义风道:“白方将阵法布置好后,太上真人便把他一家三口囚在阵法中,幸我闻悉,冒九死一生将他救了出来,但他的妻子仍死于玄都山上。试想,若我们兄弟与玄都教有所勾结,与贵派等作对,太上真人怎会这等对付白家三口?”

独孤天道:“这不过是你的花言巧语,死到临头还要狡辩,我们又不是三岁孩童,岂会相信。”

林风一味忍让,岂料对方一再强词夺理,冥顽不灵。林义风不由大怒,道:“四位请别欺人太甚,林某并非怕事之人。”说罢,右手一甩,一把青色宝剑出现在掌中,剑身隐约有淡青色飞蛾浮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