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剑出仙山

作者:南朝陈 | 分类:武侠 | 字数:2.1万字

9:得来全不费工夫

书名:剑出仙山 作者:南朝陈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12-11 22:58

(新书第一周,求八方支持!)

陈泽乡,依山傍水而建,诸多房屋在山麓间绵延开来,足有上千户人家,属于郊外一处较大的村庄了。

顾名思义,此乡乃陈氏聚居地,大部分都是陈姓,只有一小部分别的姓氏。

远看上去,大大小小的房屋,高低不齐,从形体上,便能分辨出贫富来。

其中东南方向的一处坡地旮旯之上,有一座矮仄的土胚小院子坐落在那儿,颇有些偏居一隅,格格不入的意思。

这里,便是陈晋的家。

家是双亲在的时候就建好了的,传到他手里后,这书生专注于寒窗苦读,而疏于打理,使得房子渐渐破败起来,屋顶多处破损,没有瓦片修补,只得铺些茅草上去遮掩。

这茅草,还是他伯父给帮忙弄好的。

在这些事情上,倒不能怪百无一用是书生,以其出身,想要出人头地,崛起于草根之中,唯一的出路,只能依靠读书,考取功名。

这般执念,从小便植根于心间,早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沿着乡路走,两边多是阡陌田野,基本都收割完了的,显得一片荒芜。

又有农人在田里烧起了稻杆,火光猎猎,烟气蒸腾。

“咦,那不是陈书痴吗?”

“是他,怎地穿得奇离古怪的?”

“听说他进城后便失踪,不知去了哪儿,可把阿布给急坏了。”

“可不是?有传言说陈书痴被人拍了花子,还有说他被妖邪吃了。好在,终于回来了。不过看起来,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一些农人看到陈晋,口中议论纷纷。

书生爱书如命,吃饭走路上茅坑,都是书不离手的,故而得了个“书痴”的名号。

至于“阿布”,正是他的伯父。

农人们眼中看到的“不一样”,却是陈晋走路的姿势。以前走路,总是缩头缩脑的,像一根蔫了吧唧的韭菜,而今头端正起来,腰杆子挺直,自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劲头。

面对乡人们的议论,他一笑置之。

穿过田野,来到一脉溪流前。

这是条小河,丈余宽,水流潺潺,深不过膝。水面上横着一根独木桥,已然有好些年头了,变成了朽木。

陈晋踏桥而过,很快走上山坡,回到自家门前。

推开院子柴扉,走进去,见里面空荡荡的,显得颇为简陋。

里屋木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老锁,没有钥匙。在挨了闷棍后,身上被搜了一遍,所剩无几的铜钱,以及那块砚台,包括钥匙等,都被搜走了。

不过打开这样老化得不成样子的铁锁,并非难事。

他伸手抓住,用力一扭,咔嚓一响,便扭断了。

推门进去,里头正是一副家徒四壁的光景。

两房一厅,地方狭窄。

陈晋先进房间,从陈旧的衣柜里找出自己的衣服换上。

穿着老写书人的衣物,总感觉不伦不类的。

他自己的衣服虽然也是旧的,多处补丁,但最起码,合身。

刚换好衣服,外面就传来急促的呼喊声:“阿晋,阿晋,是不是你回来了?”

正是伯父陈阿布的声音。

伯父家不在这边,而在村子里头。

当年分家,伯父为长子,得了老屋,陈晋父亲则分到外面,另起新家。

虽然分了家,但两兄弟的感情挺好的。而对于失去双亲的侄子,陈阿布也颇多照顾,吃的用的,皆会帮忙。否则的话,以书生四体不勤的状态,真捱不了那么多年。

陈晋走出来:“伯父,是我,我回来了。”

陈阿布年过四旬,常年劳作的缘故,皮肤黝黑,脸上皱纹横陈,颇具老相,他一把抓住陈晋的肩膀,激动地道:“你这孩子,这些日子都去哪里了?”

陈晋不愿他担心,便道:“我进城后,刚好遇到个同年旧友,受他邀请,去他家住了一阵。”

陈阿布“哦”了声,并不奇怪。自家侄子虽然没有考取秀才,但也是个童生,认识些朋友很正常。

只是打量下来,发现不对:“你的脸色,怎如此差?”

陈晋又道:“我们住在一起,时常秉烛夜谈,谈论文章,或许是熬夜熬多了。”

这一下,陈阿布再无疑问,叹口气:“你这孩子,为了读书,把身子都熬坏了,可如何是好?”

顿一顿,又问:“你吃了早饭没有?”

“在城里吃过了。”

“哦,那我回去,叫你大娘给你准备午饭。”

陈晋忙道:“伯父,不用了。”

他知道伯父家也不宽裕,日子同样过得紧巴巴的。

“要的要的。”

陈阿布口中说着,转身离开。其急着赶来,主要是确认侄子是不是回来了。

两人之间,并没有多少共同话题可聊。

伯父走后,陈晋开始在四周走动,观察,发现这地儿还挺宜居的,离群索居,清幽安静,正适合他的需求。就是这房子不行,都差不多住成危房了,要是刮一场大风,而或下起暴雨,多半顶不住。

房子需要修葺翻新。

问题是得有钱。

除了“住”的方面,“吃”也是个大问题。

炼精化气,如果无精可炼,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但很快,陈晋抬头去看了看后面绵延起伏的群山,不禁笑道:“身在宝山而不自知,那好肉,不都在山上吗?”

于是在屋子里寻到一把砍柴刀,刀久不用,早已生锈,显得钝了。

他也不在乎,提刀便往后山走去。

……

“大哥,看到了,我看到了。”

在陈泽乡另一侧,是一处乡集,集上一间小酒馆处,那刘老二正坐在里头,喝着闷酒。

从贾典吏家里出来后,他马不停蹄,早早便带着手下两个兄弟出城,跑到陈泽乡上来。

生怕跑得慢了,会被马贲给查到,可就麻烦。

乡野上的条件,自是比城里差得远,就连酒水,都寡淡得很。

但没办法,这一阵子,必须出来避风头。

另外,还有个重要任务,便是让人盯着山坡那边,看陈晋有没有回来。

这一盯,没想到就有发现。

刘老二跳将起来:“你确定是他?”

“千真万确,我盯着他穿过田野,一路进了那破屋的。”

“好,得来全不费工夫。”

刘老二迈步便要出去,忽而想到,贾典吏有交代,说发现陈晋后,不可打草惊蛇,得先去禀告。

需知此事,是见不得光的。

他眼珠子转了转,便又坐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