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传承序列

作者:长亭下遇故人 | 分类:武侠 | 字数:4.9万字

腊月二十九

书名:传承序列 作者:长亭下遇故人 字数:4.6千字 更新时间:12-11 20:06

辰时,初日东升。

一条长得即像龙又像蛇的四脚小肥蛇爬过村口。

四面环滁皆山也,一条小河从村子东南面横穿过西北面,将整个村子一分为二。村子东南面是宽广的平地,适合放牧牛羊,种植庄稼。西北面则是村民的居住地。中间的小河上架着一座木桥,桥边搭建了一个竹棚,是村长和村民们日常开会的地方。竹棚不远处还有一口水井,是村民们日常打水挑水的地方。竹棚不大不小,刚好容下十余人,坐落在全村的中心。

竹棚正对村口方向贴着一副春联:“岁岁无虞,长安常乐。”

清晨,阳光透过薄雾,一位白发长胡子的老丈,语重心长地说道:“明天就是除夕夜了,大年初一就是破晓和玄天二人启程的日子了。”

老丈是村子里的村长,他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即将到来的大事。

“父亲,真的决定让破晓和玄天两天后就出发,不可多留两天?”一中年男子眼神中透露出不安,语气中带着犹豫。

“我知道,此去山长水远,路途艰险,稍有不慎,命丧黄泉。但我们村子落后已久,总不能让孩子们一直久居深山老林里。既是为了他们的将来,也是为了我们的将来。”老丈皱了皱眉,摸着胡子叹言到。

“他俩今年十五岁,破晓六月十八生,玄天七月十八生,破晓比玄天大一个月,也不小了。我和他俩那般大时,上能放牛、羊,耕地种水稻;下能捕鱼,做饭菜。所以,他俩总要自己经历风雨去成长的,我们都老了,总不能让孩子一直像我们一样碌碌无为,也为了村子里的孩子以后的未来呀!”一中年男子说到,他的眼睛未眨一下,目中已然湿润了。

“苏平说的对,我们在此地生活久了,安逸日子过久了,都快要忘记外面的世界如何了?多年以后会不会有人来欺负咱们也不可知。”一旁坐着喝着酒葫芦的老者柔声诉说到。

村长随后说到,“大家散了吧,都回去准备准备。”

亥时,阳光明媚。村口正处北面,有一竹亭,四处山地环绕有一小路顺河流通往外界。在竹亭的老妪们又开始了一天的讲堂。

“破晓这孩子,我看着他长大的,小时候极其调皮,经常来我家里玩,时常带走老婆子我的拐杖,气的我连骂他爹三天三夜。破晓被他爹吊在这村口的榕树下抽藤条,哭的哇哇大叫,看的老婆子我啊,那叫一个劲的舒服啊。”坐着的一位老嬷嬷心情愉悦的回忆起来说到。

“还有还有,玄天这孩子,就和破晓不一样啦,他憨厚老实淳朴,有一次,老婆子我提着十来斤的米回家,累的一身是汗,他看见了二话没说,屁颠屁颠的给我搬回了家,那时他才十岁啊,这都是他那老爹教的好。就是长相比破晓差的太多了,丑了些。怕是日后找意中人有点难咯,真是可怜了这娃。”与之对坐的一位古稀婆婆欢喜说到。

“据我所知,这是孽缘呐,玄天他爹,早年因偷看妇女洗澡,被人家看见了,破口骂他说小心日后生子丑如癞蛤蟆。”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婆婆咬牙切齿站起来假装思考地说到。

“哈哈哈哈,这妇女该不会就是你吧,你怎么能这么恶毒,咒骂人家那时还未出生的孩子呢?这么好的孩子,就这样被你毁了。”又一位坐在对边的花甲之年的老婆婆开玩笑说到。

“最近半年里,破晓和玄天他二人,天天在卯时和酉时就开始围绕着村子跑,也不知道作甚?”又一位对坐的花甲之年的婆婆疑惑说到。“听我家老头子李忠说,他二人是全村的希望,具体啥没说,就说我们老辈的别管太多,后辈的事后辈做。”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婆子不解思索的从村口缓步走来说到。

“哦豁,大事,大事啊?你怎么现在才说出来,怪不得,我说他俩这半年怎么能做到这么坚持。事出反常,必有妖。”其中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婆婆细思极恐的说道。

“还真是啊,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到。

……

“爹爹,孩儿好害怕,害怕离开爹娘、离开大家。”苏玄天懵懂无知害怕的说到。

苏平摸着年幼的苏玄天脑瓜微笑到,“天儿,别怕,咱们苏家男儿当自强不息,勇敢去面对未来。因为,在这世间,有些路是非要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

“那外面是不是有很多的坏家伙呀?天儿讨厌坏家伙。”

“天儿,坏家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能文会武,欺压百姓。”苏玄天的母亲从卧房里走了出来。

咚咚咚,“苏平在家否?”

敲门声和一道声音从门外传来。

苏平前去开门,原来是李虎带着破晓前来。便迎进了寒舍坐聊,玄天母亲将茶递上。

“天儿,你和破晓出去玩玩。”

“是,爹爹。”

李虎搓搓手掌,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轻声说道,“说实话,我也不想让他俩去冒这个险,可他们怎么就刚好赶上了四派收徒的年华呢?此去危险与机遇同在,咱们也无能为力。”他叹了口气,目光投向了窗户,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在这深山待久了,对外边的世界都快忘记怎么样了?或许不会再和四十年前一样战乱吧。”苏平静静地听着,他的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坚定。

“你还记得吗?半年前,一位斗笠黑衣人误闯入咱们竹林村,他见咱们村子里人数九十人有余,在得知村子与世隔绝多年的情况下,给我们指了条明路,破晓和天儿若是能在四派中拜入其中一派,再努努力扬名天下,兜里有钱了,咱们也就可以不再隐藏深山了。”李虎点了点头,但眉头紧锁。“可是黑衣人说的话,哪有这般容易,要是这般容易,那天下早就安居乐业、乐享太平了,百姓就不在挨饿受冻了。因为四十年前战乱,我们来了这远离战乱的地方,为的就是想过安稳日子。”他的声音渐渐低沉,眼神中似乎有什么闪过一般,无可奈何,又很无能为力。“我知道,要是我们年少生处此时该多好啊,或许就不会苦了咱们后辈孩子们了。”

苏平起身走到李忠跟前,手不由自主的搭在他肩膀上,语气中携带着一丝安慰。“可是命运总是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他们。”

李虎抬起头,目光与苏平相接,两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但也有着一丝希望。“是啊,我们只能相信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

……

腊月二十九,除夕。

在青石铺就的广场上,乡亲们忙碌着清点从河里捕获的鲢鱼和鲫鱼,屠宰场里传来鸡鸣猪嚎。刺绣坊内,中年妇女们飞针走线,绣制着花饰和灯笼,而三五成群的村民则负责将窗花贴在各家门前,迎接新年的到来。灶台坊的女子们忙碌地包着肉馅饺子和汤圆,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书法先生挥毫泼墨,书写春联,两名男子则将一副新的对联挂在村口:“一世浮生一刹那,一程山水一年华。”

辰时,村长带领全村人前往后山的祭祀台祭拜先祖。四名壮汉扛着一头重达二百五十斤的猪,后面跟着六人端着水果,十二人提着鸡,手持米酒,男女老少都手持香烛。到达目的地后,他们摆好祭品,等待村长发号施令。

村长手持祭祀法杖,高声宣布:“祭拜开始!”法杖有力地立在地上,村民们陆续点燃蜡烛和香,开始祭拜。爆竹声渐渐响起,宣告新的一年的到来,邀请先祖们回来团聚。

“破晓、玄天,你们二人速上祭台跪拜先祖。”村长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众父老乡亲们,还记得我们隐居在此多少年了吗?整整四十年。四十年里,我们逐渐老去,孩子们逐渐长大。我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孩子们更是如此。”村长抚摸着胡子继续说到“半年前,一位黑衣人偶然来此,告知了我们外面的战乱已经平息。我们可以与外界交流。可我们地处边远,没有马车难以搬迁,这就需要有人去外界探寻,闯出名声,带领我们走出深山。如今,他们二人就是我们的希望,其中一人是我的亲孙子,另一人是苏家的独苗。明天一早,他们就要离开村子,前往羊城,路途险阻。”老村长的话语铿锵有力,目光坚定,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

“先祖在上,请保佑他们此去经年累月,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逢凶化吉。”老村长半跪在地,虔诚祈祷。

“先祖在上,请保佑他们此去经年累月,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逢凶化吉。”众人也跟着祈祷。

此时,山间回荡着木枝的响声,空谷传响,鸟儿在山间飞翔。

……

祭祀结束后,村长将祭祀用的肉和米酒平均分配给了村民们。一位嗜酒的男子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打开一坛米酒,那扑鼻而来的醇香让他沉醉。他熟练地将酒倒入碗中,一饮而尽,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随着冬日的夜幕早早降临,明月初升,村民们已经享用过团圆的晚餐。在浩瀚的星空下,火红的灯笼将整个村庄笼罩在温暖的光芒中。

广场中央,一位披着羊皮袄的老者正在分发新年的平安符,据说挂在屋檐下可以保佑家人一年无灾无病。广场上摆满了各种小吃:汤圆、饺子、年糕、八宝饭、糖葫芦、春卷,油角等,让人垂涎欲滴。玩具摊上则陈列着烟花、花灯、风车、灯笼、面具等,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桥上的灯笼与河中的明月相映成趣,村民们将愿望写在灯花上,或是寄托祝福,让它们随湍急的河流飘向远方。河流中游过的锦鲤,让人联想到鲤鱼跃龙门的吉祥场景。

突然,清澈的欢呼声中传来“砸泥罐子咯”,孩子们兴奋地砸碎十二生肖的泥罐子,寓意岁岁平安。李破晓和苏玄天共同抢到了一个泥龙罐子,砸开后竟然发现了一枚令牌,上面清晰地刻着“龙虎令”三个字。

龙虎令由鎏金玄铁打造,正面雕刻着腾云驾雾的苍龙,背面则是山中猛虎,做工精细,霸气十足,象征着权利和地位。

村长见状,急忙解释道:“这个令牌是半年前一位神秘斗笠黑衣人所留,他说在外遇到无法解决的大事时,可以拿着这个令牌去找侠客岛的岛主求助,不可轻易示人,否则会有杀身之祸。怎么就装进了罐子里去了呢?”李忠挠头不解,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绽放出如花朵般绚烂的烟花,爆竹声响起,敲锣打鼓声中,年兽似乎被驱散,新年的到来让村民们的欢呼声更加兴奋和愉悦。

……

简陋而牢固的木桌上,摆放着一件灰白粗布衣,内织羊毛以御寒。衣背上绣着绿色竹子图案,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胸口处,红色的“平安”二字交织其上,寓意着平安是福。每一针每一线都织得细心而用功,色彩艳丽。

“哇,好漂亮的衣裳。”苏玄天惊叹道。

“天儿喜欢吗?”母亲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充满了慈爱。

“喜欢。”苏玄天转过身,看到母亲脸上的温柔。

“这是娘亲和破晓他娘一起织的。破晓他娘说他儿子喜欢蓝白色,所以我们用了两天两夜才完成。”母亲解释道,眼中闪烁着骄傲。

“每个除夕之夜,孩子们都要换上新衣裳。我家天儿自然也不能少。虽然比不上别人家的华丽,但也是娘亲亲手做的。”母亲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满满的爱意。

苏玄天看着母亲,眼中满是泪水,他紧紧抱住了她。他注意到母亲手指上被针线戳伤的痕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谢谢娘亲,孩儿在外一定会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破晓,不让坏人欺负,不让爹娘担心。”苏玄天哽咽着。

“好了好了,大过年的,不许哭,会吓走财神爷的。”母亲轻抚着苏玄天的头,安慰道。

寒风透过窗户,却也显得格外温暖。苏平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张做工精致的面具。“天儿,这个面具你戴上。”

苏玄天的母亲转身从祖牌下的盒子里拿出一个陈年老旧的盒子,表面挤满了灰尘。打开一看,是块青绿色的圆玉吊坠,虽然做工平平无奇,但历史久远。

“孩子,这是你外婆留给娘亲的青绿色璞玉,可以送给未来的姑娘当作礼物。娘不指望你光宗耀祖,只希望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母亲的眼中充满了期待。

苏玄天接过父母的物品,戴了起来。乍一看,他似乎多了几分风度翩翩。

卯时时分,村民们早早聚集在村口,男女老少。李忠叮嘱孙子李破晓,“你二人要互帮互助,不可胡作非为。”李破晓坚定地回答,“知道了。”二人背起行囊,腰间悬挂着水葫芦和钱袋子,内有铜钱一百枚,是乡亲们东凑西凑凑出来的。他们走出半里路,又回头,双脚跪下,叩拜父母,起身挥手告别父母,告别乡亲们,也告别了竹林村。日出的阳光照射在这片大地上,青山绿水间,两个少年身着厚实麻布衣,灰白蓝色,脚穿羊皮草鞋,视线逐渐模糊消失在众人眼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