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作者:泥白佛 | 分类:武侠 | 字数:2.2万字

第6章 九世同堂

书名: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作者:泥白佛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4:47

听到胡禄这番痴心妄想的话,萧参终于忍不住扶了扶额头,他又来了!

一个月了,还在做成仙的春秋大梦!

什么泰山仙子,当时山顶那么多人,只有他一个人自称看到了,其他人都是瞎的不成!

早知道一次封禅会造成这么严重的恶果,当初自己就算拼命死谏也绝不让皇上去泰山!

萧参算是三朝老臣,当初胡禄他爷爷万嘉帝就是因为晚年沉迷长生之说,笃信方士,最后狂嗑丹药,活活把自己毒死的。

万嘉帝起码做了几十年明君,晚年才犯糊涂,可没想到这英明神武的福寿皇帝才二十五岁就开始走他祖父的老路了!

萧参摇摇头,嘴唇动了动却无论如何张不开嘴。

这一个月以来,萧参费了不知多少唇舌,可皇帝完全没有听进去,反而变本加厉,还传檄天下,颁布“寻仙令”,凡有提供仙人踪迹线索的,都可以得到赏赐。

见朝中群贤都沉默了,胡禄直接点名萧参,“萧相,朕问你,一个人能活多大岁数。”

这个问题有些突兀,但萧参还是老实回答,“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臣认识的人里,最多有活到八十六的。”

胡禄:“其他爱卿呢,你们认识的人里,活的最长的有多大的,可有超过八十六的?”

“回禀陛下,臣祖父的祖父活到了九十一高龄,臣儿时还曾被高祖父抱过呢。”礼部左侍郎回话道。

“哦,五世同堂啊,不错不错,可有超过九十一岁的吗?”

“回禀陛下,臣记得村里有一老者,死在了百岁大寿之前,应该是活了九十九岁。”又有一名武官道。

“只差一步就百岁高龄了,可惜可惜,还有吗,不认识,听说的也算。”

“回陛下,臣听闻家乡有一百岁老人,活到了一百零五高寿,被我们当地人称为人瑞。”右都御史躬身道。

到了一百零五,就没人往上喊了,似乎一百零五岁已经是大家认知的极限了。

胡禄问萧参,“萧相以为,一百零五岁会是人类寿数的极限吗。”

萧参想了想回道,“应该不是,但也非常接近了,哪怕能再多活几年,但到了这般年纪,恐口不能言,足不能行,只能瘫在床上任人摆布。”

胡禄却是大手一挥,“错,大错特错!”

众人惊疑地看着龙椅上的天子,包括大公主。

胡禄笑着展开那张枭六郎发来的密信,还抖了抖。

“如果朕告诉你们,有人可以活到二百岁,依然健步如飞,你们会不会不敢相信,如果朕告诉你们,有的家族可九世同堂,家族第十代马上就要出生了,你们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

朝堂上先是一片寂静,接着有小声的窃窃私语,随后声音越来越大,最后还是萧参硬着头皮问道,“陛下,口说无凭。”

胡禄把密信交给身边近侍,“交给大公主,让她念出来。”

随后密信来到了大公主手上,她郑重地站起身诵读。

“陛下亲启,六郎近日于江北行省庐州府某地寻得一避世隐居之所,名叫桃源村,此处村民隔绝外世,自成一方天地。

“当地人多长寿,百岁老者不足为奇,其中最长者已过两百高龄,曾历经前朝末年混战,已有九世孙,且身强体壮,一顿三碗饭,观之不过六七十……”

听到这里,朝堂大臣就已经彻底被震惊了,听着似乎很荒诞离奇,但消息来源是枭六郎处,就有点半信半疑了,甚至信多疑少。

枭六郎不仅仅是一个人,还是枭社六处的代称,有多少人不清楚,为首的是谁没见过。

但“枭”的赫赫威名实在让人不得不信,他们神出鬼没,来往无踪,像枭六郎这样的一共有十个!

天下间就没有“枭”查不出来的秘密,恐怕他们晚上跟自己老婆说了什么话,用了什么知识,只要皇帝想知道,枭郎们都可以查探的一清二楚。

莫非世上真有长生之法?真有神仙存在?

大公主继续念道,“桃源村长寿之谜臣未可知,然臣已将外界变化告知村民,并说动村中长者进京面圣,不日即可抵京。”

念完了。

胡平安坐下,胡禄看着朝臣,得意洋洋,“众爱卿怎么说。”

没人说话,他们需要消化一下。

萧参最先消化完成,说了句,“还是要眼见为实。”

嘴真硬。

“好,到时候朕会叫上萧相一起的,只是不知萧相到时候会不会又说无法证明对方真的活了两百岁。”胡禄微微一笑。

萧参回道,“陛下所言恰好也是臣担心的,所以臣打算邀请曾参与《乾史》编纂的蔡公一起拜见桃源村长者。”

胡禄,“可是蔡公年迈啊~”

萧参,“蔡公虽已八十有六,但仍耳聪目明,每日读书看报。”

胡禄一挥袖袍,“准了。”

这一挥,袍中又抖出一封密信,胡禄捡起来哈哈一笑,“朕说过,世上是有神仙的,那么有没有妖魔鬼怪呢~”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不该有,因为一般当政者都很忌讳这种东西。

朗朗乾坤,堂堂盛世,怎么会有那些脏东西呢。

然而胡禄却说,“这个可以有。”

随后他把密信通过近侍递给大公主,“平安,再麻烦你念一下。”

有些兴奋的胡平安念道,“陛下亲启,九郎路过河东曹州府,听闻此地长河厌江支流有水怪作乱,可拖曳行船入江,伤人性命……”

念到这里,小平安表情凝重起来,“为了验证此事,臣折损了三个兄弟,确定水中确有精怪,形如猿似猴,硕大如巨舟,似有神通,可兴风作浪,控制水流,臣也是侥幸逃出生天。”

这封密信就到此为止,九郎逃生后立即写了这封信汇报此事,至于后续,估计只能守在江边等皇帝的处理意见了。

胡禄叹气道,“九郎武艺超群,有朕五成实力,且生于江南,精通水性,可面对那水中精怪也落得一个侥幸逃生。

“恐怕此怪非常人可敌,需使用非常规手段,这也是朕颁布寻仙令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法术才能打败怪物。

“众爱卿,我们眼中的世界恐怕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有仙人,也有妖怪,可能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东西,不是假装看不到,他们就不存在了。

“将来如何处理和这些人物的关系,将会是衮衮诸公必须要思考的命题,这是一大挑战,也是一个大大的机遇……”

胡禄正慷慨陈词,突然瞥到欲言又止的内侄虞绍言,急的孩子脸都红了。

“绍言,你怎么了,该不会是尿急了吧。”小心眼的胡禄问。

虞绍言躬身道,“陛下,臣是想说,臣八年前曾担任曹州府曹县县令,从庐州府北上进京,要想快一些必然要走水路,而曹州府的厌江段是北上必经之路啊!”

原本笑嘻嘻的福寿帝瞬间变色……

(昨天竟然没有改状态,呃,今天应该可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