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独生子女们

作者:薛鲁文 | 分类:都市 | 字数:4.3千字

(四)

书名:独生子女们 作者:薛鲁文 字数:706字 更新时间:12-08 18:27

李小燕今年四十五岁,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九七九年。当年他父亲在新疆油田工作,一年中回家的时间很少。

她和母亲在河北邯郸地质研究院生活。母亲是医院的护士,工作很忙。李小燕小时候常常被寄养在北京的姑姑家。可能是经常与父母疏远的原因,李小燕自小养成了孤傲不群的性格。成年后,学习虽不拔尖,经过努力,总算考上了大学,上了一所远在西南成都的专科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北京一家建筑国企上班。由于父母当年在新疆未回城,后来回城后又赶上了国企改革的裁员潮,父母双双下岗,给李小燕的性格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孤僻、少语,尤其是与父母交流不畅。

一个星期天,李小燕一家在北京五里河一家餐厅请姑母全家吃饭。起因是李小燕和父母昨天刚因为找对象的事吵完架,有点谁也不想理谁的氛围。所以,特意请来她的二姑和二姑父,试图通过亲情互动交流缓解一下家庭紧张气氛。

李小燕只和二姑说话:“北京的烤串没有成都的好吃!对啦,成都的火锅更好吃。”

“你就知道吃成都的火锅。辣得人真受不了。我最喜欢的还是北京的烤鸭和小吃,全国哪个地方的餐饮业都不如北京。”二姑回应说。

“北京人的毛病最多,尤其是吃饭挑剔。广东饮食的细品慢咽,上海餐饮的精致可人,东北聚餐的大盘大碗,四川饮食的麻辣畅快,都在北京流行过,但最后都悄悄地消融了。这几年湘菜又在北京流行了”二姑父插话。

吃饭间,李小燕的父母亲只和二姑、二姑父说话,不和李小燕对话。等到李小燕姑姑、姑父说了几句话后。饭场上的气氛变得有点尴尬。李小燕的父亲一直不敢说话,母亲似乎欲言又止。看来这场事先策划的饭局,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独生子女们》(四)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