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孤独热吻

作者:俣俣惜吾 | 分类:都市 | 字数:4.7万字

第一卷 第1章 她好欺负么

书名:孤独热吻 作者:俣俣惜吾 字数:4.8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8:17

南淮市的秋天一直下雨,京门医院的红墙爬满了青苔,天气又闷又热。

东廊心理科三号会议室。

“弗洛伊德提倡的这种心理疗法,虽然可以缩短催眠时间,但筑梦的能力有限,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在解梦后并没有按照我们的预计重新构建梦境,而是坠入未知的潜意识黑洞,陷入更大的痛苦,从而无法达到可观的治疗效果。”

“相比之下,‘月影晚间’这个疗法结合了中医针灸,利用穴位刺激,使抑郁症患者可以在AI环境里释放出潜意识里的痛苦回忆,并修改创伤节点,重筑梦境,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凭此,我们科今年拿到了一项重大基金,两千万的启动经费,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会议室里掌声雷动,众人面上喜气洋洋。

两千万,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内,科里的导师可以招400个研究生。

两千万,意味着科里可以推一个各方面能力优秀的人提拔成博导。从那一天开始,这个全医院最年轻的科室,将成为天佑神童,在这座卷到飞起的三甲医院里,挺进学术领头羊的至高金字塔顶端。

科里的任何一个人,可以在这个医院、乃至这个行业内,用鼻孔看人。

似乎,是个好消息。

孟霜吟双手插在白大褂兜里,静静靠在黑色办公椅椅背上,此刻,她面色苍白,太阳穴突突地跳。

主任还在继续主持会议。

“‘月影晚间’这个项目对医院至关重要,院领导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决定为此成立一个专办医学心理科,开放门诊,同步进行各期临床试验。”

他顿了下,“科主任的人选酝酿了两位。”

专办医学心理科,科主任。

专办,意味着特事特办,在这个层层人情难死人的制度里,这无疑是开了绿色直通车。一个新成立的科室,不需要选拔,也没有卷的机会,这场会议里,谁确定为科主任,就从那一刻开始享受一把手的权利与尊重,享受主任的待遇和绩效。

哦,绩效。

门诊开放,同步还进行临床试验,两千万毫无疑问会落在这个科室的公帐上,如此充裕的建设基金,别说把科研和临床建设成一级学科指日可待,就是独建一栋楼,取名“专心科”都绰绰有余。

这可真是个肥差,百年难遇的机会。

有人探着口风,“项目书上,我们科的人绝大多数都在,这个负责人人选,我觉得主任最合适。”

直接说“专心科主任”显得功利心太重,说成“负责人”显得更有责任心。

“主任现在身兼数职,咱们心理科成立十多年,主任实在是鞠躬尽瘁,建设了一个这么优秀的科室氛围。这个时候让主任去建设一个新的科室,我们享受这个果实,不合适吧?”

有人按耐不住了,“怎么不合适了?专心科的建设需要有经验的人才,当然了,主任如果难以分身,也可以派我先过去,我是第一批进科的,对这方面有经验,现在提倡勇当排头兵,不怕困难,我去搞初步建设,我能吃苦,等主任过来我们就有主心骨了。”

“按照你这么说,我比你待的时间还长,我借调过来都十三年了,有多个科室的工作经验,我觉得我去更合适。我肯定比你更能吃苦。”

“你还有三年就退休了,到时候你留下一堆烂摊子,等着谁去给你处理呢?”

“你说话注意点!我可是院长的学生,你别看不起人!”

女医生歇斯底里一声喊,“你以为只有你是院长学生啊!”

这话一出,旁边的人立刻用胳膊肘猛猛怼了下她。

屋里的人急忙发表己见,想把最后这句话给盖过去。

砰——

徐俊良将笔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脸色乌青。

乌泱泱的会议室终于安静下来,他的目光跨过一片白大褂,看向角落里,坐在阳光中的沉默女人,“霜吟,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月影晚间,从收集文献、做实验、到写出标书,都是孟霜吟独自一人完成。

实验室窗外的梅花染霜七载,医院后栋前的枫叶黄了八年。科里的医生升迁的升迁,涨薪的涨薪,转行政的转行政,唯独她,苦啃这块硬骨头。

她三十四了。

刚提出“月影晚间”时,她才二十六岁,整个科室都觉得她在天方夜谭。

“你年纪轻轻,刚入医院,收点好做的病人,先把副高考下来,不然怎么对得起你这个博士?”

“好歹是本博连读的985高材生,这么荒谬的想法也能说得出口,院长知道你现在在研究这些废纸吗?”

“本博生就是最差劲的,要临床有科研,要科研有临床。”

总之就是要啥没啥,只会异想天开。

为了能继续这个项目,孟霜吟和高层吵过架,降过薪,在医院里可以说是臭名昭著,把整个领导层都得罪了个遍。

就在这种情况下,她也没想过放弃,三个月前,一个平常的凌晨三点,红绿蓝交织的神经网络训练里,那个她设计出来的虚拟筑梦程序条,终于排除了所有问题,顺利的跑出了亿级锚点。

上交纸质版标书的那一天,科室将这本三百多页的标书和一堆研究生创新创业材料捏在一起,找了个本科生跑腿,交了上去。

交之前,他们特地看了孟霜吟写的经费预算,一群人笑了很久。从那以后,孟霜吟多了一个外号,“千万姐。”

这是孟霜吟人生里的第…第几个外号呢?扫把星、不要脸、白眼狼、没人要的、吸血鬼…婊子。

“千万姐”,听上去好像并没有很难过。

一个月后,省级通报表扬,京门医院心理科,特大项目审批通过。那张比医院牌匾还大的红榜出现在医院门诊大楼一层最大的显示屏上。

那个二十米乘二十米的红背景上,用方正小标宋介绍着月影晚间。在这栋每天人流量破十万的三十层大楼里,这个大屏循环播放了一整天,引得许多人驻足拍照。

当天,省部要求医院确认项目参与人名单。孟霜吟在主任办公室坐了十分钟,出来时,这个项目就由一个人变成了三十八人。

这个科室加上孟霜吟有三十九人。

她抬起头,目光清冽,回复主任的话,“院里不是酝酿了两位候选人。”

“我尊重组织的决定。”

孟霜吟整个人像是融在阳光里,说出的话却是凉凉的。

她能讲出什么呢?

她很清楚这个项目没有别人的帮助,她或许可以自己一个人把标书写出来。

可如果没有别人的“吃苦”,这个项目无法落地,不能引入,不能使用,不能建设出来,那就全都是零。

月影晚间是她整整八年的心血,她绝不允许任何人把它变成零。

至于那个什么专心科科主任啊。

项目计划书上没有孟霜吟的名字。

心理科三十九人,修改后,不在参与者名单里的,是孟霜吟。

同事口中那个“绝大多数人都在”的项目里,只有孟霜吟不在。

只有独自为之付出了八年心血的孟霜吟不在。

“刘副主任是我们省心理科委员会委员,硕导,有非常优秀的工作业绩。为人负责,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人选。”主任看着手里的本子,念。

众人以不同的程度显现出一些不屑。

坐在门口凳子上瘦小的男人很惊讶地抬了下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会是被提名的其中一人。

众所周知,他是整个科室最摸鱼的一个人。

主任接着说:“至于第二位候选人绮澜,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无论是社区下乡,还是一线工作,科研教学,三手齐抓,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骨干。”

“她虽然来到我们科时间不长,但是她身残志坚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个专心科科主任,我觉得她非常合适。”

众人窃窃私语。

吴绮澜。

京门医院最年轻的主治医生,南淮市近十年唯一一个以百万科研经费引进回国的海归高等人才。

年纪轻轻就是硕导,一进医院轻轻松松就拿到了别人退休都挨不到的校级编制。

吴绮澜本人此刻并不在。

但主任念出她的一刻,科室的氛围变得奇怪而紧张,充斥着嫉妒和不平衡。这位吴大小姐不仅博学多才,人美心善,更是家境优渥,背景强硬。

众人看孟霜吟的目光不免掺杂同情。

一个普通人努力的结果,不过是给吴家大小姐垫脚罢了。

吴绮澜这个名字,让沉默许久的孟霜吟亦抬起头来。

“身残志坚”那四个字,并不像是在赞美吴绮澜,倒像是在拐弯抹角地骂孟霜吟。

“好。我们举手表决。认为刘副主任更合适的,请举手。”

满屋没有一个人举手。包括门口坐着的本人。

主任:“那请支持吴绮澜主治医生的举手。”

在场的人,举也不是,不举也不是。

这个便宜被谁捡都是捡,但落在刚进科的年轻人身上,让人不服气。

但,不可否定的是,不管他们认不认,以吴绮澜强硬的后台,这件事从说出口的那一刻就是板上钉钉。他们只是被通知的对象,并没有评价或者不服气的资格。

哦,不,不完全是。

有一个人,她有资格不服气。

阳光错乱了一瞬,一只纤细的手从最让人意外的角落里抬了起来。

孟霜吟说:“我同意。”

……

早会结束,孟霜吟回到诊室,关上门,靠在门背上。

后腰抵着门把手,腰窝生疼,大褂兜里的手机不停震动。

是那边打来的电话。

“孟霜吟,你死在外面了?”

刚一接通,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你妹妹复查的日子?你在干什么?你不要告诉我这么重要的事你都能忘?”

孟霜吟:“我昨晚值夜班,刚才在开会。”

“上班上班,你一天天就知道上班。你妹妹身体那个样子,你是怎么能安心去上那个破班的,有你这么当姐姐的吗?”

“亏你还是个医生,这么不负责任?谁要是找你看病,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孟霜吟将门反锁,朝桌子走去,“妈,工作是我的,身体是她自己的,她是个成年人,得学会对自己负责。再说了,家里有保姆。”

她喝了口枸杞茶,“我不是她的保姆。”

薛覃秋一口火喷出来,“你怎么有脸说出这样的话!要不是因为你,澜澜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她受了二十二年的罪,现在终于可以摆脱了,让你带着去复查一下怎么了?不就是跑个腿吗?”

“且不说就你那个德行,当不当得好一个保姆,就是让你当保姆,怎么了,不可以吗?”

“是澜澜不配,还是把你养大的南淮吴家不配?”

薛覃秋恨铁不成钢,“孟霜吟,你给我听好了,我找别人送澜澜去了,要是今天复查的结果有任何问题,我打断你的腿!”

每次,孟霜吟只要接听了“那边”的来电,这样的对话,就会滔滔不绝、没完没了。

她听得出神,连百叶窗没放下都未曾注意,毛毛细雨从窗外刺进,嵌入她苍白无光的侧颊,她起身关上窗,将指尖放在口边,哈了口热气,丝丝暖意蔓延开来,她抬眸看向远方。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每年今天,都会降温。

她回到办公桌旁坐下,打开电脑,登陆病例系统,眼睛盯着那个转圈圈的蓝色图标。

哦,愣了下,她看向手里,通话时长还在读秒。这还有个人等她回话呢。

“可以。”她指的是,薛覃秋要打断她的腿这件事。

电话那头停顿了下,妇人低语,“你!……我迟早要被你气死!”。

孟霜吟一笑,“也可以。”

薛覃秋又啰啰嗦嗦骂了一大堆。

孟霜吟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谁送她去医院了?”

薛覃秋小心谨慎,家妹复查,从不让闲杂人看到。

是谁让薛覃秋这么放心?

薛覃秋声音稍稍低了些,“守敬刚才来家里找你,正好顺路,我让他送澜澜去复查了。”

孟霜吟握着手机的指尖颤了下,眸光侧开电脑,“他去家里了?”

“是啊,你们都结婚三年了,他帮忙带澜澜去复查,名正言顺。守敬是你的亲人,也就是澜澜的亲人。”

“澜澜聪明有分寸,美丽又大方,我看守敬挺乐意照顾她的。”

薛覃秋小声嘟囔,“要我看,守敬还不如娶澜澜,反正你也生不出孩子,澜澜虽然身体不好,但是比你温柔,比你能干,比你……”

孟霜吟打断她,“下次我会记得带她去复查。”

“我还有事,先挂了。”

薛覃秋命令道,“不许挂。今晚回清上园吃饭。”

孟霜吟轻一挑眉。

她的眼神不可控制地滑向旁边的日历。

孟霜吟的日历本上,用红色的笔圈着三个日期。

其中一个,就是今天。

今天是11月2日。是孟霜吟的生日。

今天,地球又转到了她第一次看到太阳的地方。

每年这天,保姆都会打电话让孟霜吟回清上园吃顿长寿面。

今年破天荒的,薛覃秋居然亲自开口了。

孟霜吟“谢”字还没说出口,“澜澜升职了。”

她一顿,抿了下唇。

薛覃秋眉飞色舞地笑着,“听说是你们医院一个新成立的…叫什么专心科,你晚上回家吃饭,我们一起给她好好庆祝一下。”

薛覃秋强调,“必须回来。守敬那边我也跟他说了。”

“你到时候给我好好的,不许扯脸子。晚上七点,你提前两小时来等着,澜澜下午有名媛餐茶培训,结束了就开饭。”

孟霜吟没有应声,对方先挂了电话。

她将手机放在桌上,端起冰凉的枸杞茶喝了一口,吃了三颗。

薛覃秋笃定孟霜吟不会忤逆她的意思。

因为孟霜吟还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外号——

吴家养女。

此刻,孟霜吟目光半垂,面前的红木长桌上,油光锃亮,倒映着她清冷的面庞。

她唯唯诺诺,保全自身,靠看人脸色,才能寄于篱下。

反抗?回嘴?不可能的,二十二年了,孟霜吟能活下来,靠的就是不争不抢。

这似乎是薛覃秋认定的事实。

而吴绮澜,是吴家的独生女。

是孟霜吟的妹妹。

孟霜吟拿起手机,翻出一条视频。点开播放键的那一刻,她心跳陡然加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