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流年总有春

作者:白马出凉州 | 分类:都市 | 字数:2.3万字

第一卷 第2章 录音机

书名:流年总有春 作者:白马出凉州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6:42

“老三,你咋不想念书了呢?”

张胜利提起趿拉着的鞋,转头问张卫东。

“我就不是念书的料,念了有啥用?瞎花家里的钱嘛!”

张卫东跪在廊檐下,梗着脖子说道:“与其瞎花钱,不如趁早别念了!”

“你才十六,不念书干啥呢?”张胜利皱起了眉头。

“我也想去簸箕沟搞副业挣钱!”

张卫东侧头看向一边。

“啥?搞副业?”

一家人都愣住了。

“娃娃,你才几岁?知道搞副业有多苦吗?”

张永泰用家法指着张卫东叫道:“老子在簸箕沟煤矿上给人家装煤,抡的是脸盆大的铁瓦掀,吃的是半生不熟的精肚子削面,睡的是十几个人的地窝子,干一天活,浑身煤灰,黑得像活鬼一般都没地方洗,你能吃下来那苦?”

“只要不上学,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张卫东直着脖子叫道。

“你...”

张永泰气得双目圆瞪,抡起家法又要抽。

“你就知道打人,就算把我打死,也不是念书的料,有个啥用?”

张卫东对父亲的责打非但不在乎,还十分不屑。

每次挨打,不管父亲打得多狠,张卫东都是跪在地上梗着脖子,不躲不闪,任由父亲打到解气为止。

哪怕被打得遍体鳞伤,张卫东都不吭一声。

“我...”

张永泰愣在了当地,手里的家法抽不下去了。

当被惩罚者不惧惩罚的时候,惩罚自然就失去了意义...

“老三,你才十六岁,还是个娃娃,好歹再念几年,把小学念完,到十八了再跟你爹出去搞副业也行啊!”

母亲王桃香过来,抹着眼泪说道。

“我虽然十六,却比十八的劲(力气)还大呢!”

张卫东笑道:“上次在青湖乡集上,我一个人把四个二十的娃子都打得吱哇乱喊呢!”

“你听听,把他日能的,打捶(打架)的事情也拿出来吹?”张永泰又气得举起了家法。

“反正不管你们说啥,我打死都不念书了!”

张卫东昂着头叫道:“夏老师今年又让我留级,小五子都升六年级了,我还在五年级,我丢不起那人!再说了,我一个农民的娃子,弄个小学文凭顶个屁用!念不念书有啥意思嘛?”

“行!你娃娃既然想受苦,老子就成全你,将来你可别怨娘老子狠心!”张永泰铁青着脸说道。

“我就是苦死累死也不怨你们!”张卫东侧着头倔强说道。

“好!有你娃娃哭的时候呢!”

张永泰转头说道:“小五子,去你干爹家,问你英姐把录音机借来,把老三的话录下,免得他将来反悔!”

“嗯!”

张学文答应一声,转身一溜烟跑到了寨子那头的干爹李远征家借录音机。

在1988年的西北偏远农村,录音机可是稀罕东西,有钱人家才买得起。

整个阳曹村,有录音机的人家寥寥无几。

李远征根正苗红,十八岁参军,退伍后分配到了青湖乡邮电所上班,每天骑着“幸福250”摩托车,在青湖乡各村队送报送信。

他大女儿李英小时候生了怪病,昼夜啼哭,怎么治都治不好,找人悄悄算了一下,说是要保个属虎的干爹。

西北乡俗,孩子有毛病,保个干爹护佑着,毛病就好了。

保干爹一般找远处的人家,两家人成了亲戚,逢年过节走动走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其乐融融。

要是保了本村的干爹,在一个锅里搅勺子,两家多半就会搞臭,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李远征家和张永泰家是三代世交,两家人相互都知根知底,关系一直很好。

李远征就把李英保给了张永泰,两家结成了干亲家。

说来也神奇,自从保了干爹张永泰后,李英的怪病就不治而愈了。

多年来,两家人从来没有红过脸,好得像一家人一样。

张胜利和李英长大后,村里的人都开玩笑,说让两家人把“干亲家”转正成“湿(实)亲家”,让李英嫁给张胜利。

两家大人嘴上不说,心里其实也早就默认了,只等张胜利和李英再大一些,就给他们张罗婚事。

张学文到了李家,见李英和她妹妹李萱在收拾屋子,就把借录音机的事情说了一遍。

“干爹真是好笑,这是要用录音机录下卫东的话当证据啊?”

李英抿嘴笑道。

“赶紧拿录音机走吧,我三哥还在院子里跪着呢,我爹二五不好还打他呢!”张学文着急地催促。

李英和李萱就取了家里的录音机,跟着张学文来到了张家。

“英子,你给录上!”

张永泰让李英按下录音键,大声说道:“老三,今天可是你自己死活不念书,非要去搞副业的,将来苦了累了,可别怨娘老子!”

“我保证不怨你们...快别录了,你们不嫌丢人,我还丢人呢!”

张卫东转头看了一眼李英,脸顿时红成了关老爷。

“行,那你就别念书了,等麦子收罢,就跟我去簸箕沟煤矿搞副业...英子,你把那盘磁带给你干妈收好。”

张永泰这才扔掉了手里的家法,蹲在地上闷头抽烟。

李英就把录音机里的磁带取出来,给了王桃香。

王桃香用手帕把磁带小心包好,进屋塞在了炕柜最下面的被褥里,出门说道:“英子,萱子,晌午在这边吃饭,我去和面。”

李英李萱也不客气,就留下等着吃午饭。

李远征每天都骑着摩托车送信送报,妻子田秀娥体弱多病,两个女儿就经常在张家吃饭。

张胜利见家里没事了,便推起院子里的自行车,收拾东西,准备出门。

“胜利哥,这么早就要去乡政府上班吗?”

李英过来帮着张胜利收拾东西,眨着大花眼睛笑道。

“今天让老三闹得都迟了,我得赶紧走,可不敢耽误乡政府的干部们吃饭!”

张胜利笑了笑。

他初中毕业本来考上了高中,可家里条件差,四个弟弟妹妹都在上学,张胜利作为老大,只好辍学回家。

干爹李远征经常给乡政府送信送报,人头很熟,就给张胜利在乡政府问了个做饭的营生。

虽然是临时工,可也能挣份工资,下班还能回家里干活,也算是半个“公家人”。

张胜利推车出门,李英就跟了出来送他。

张学文也像个小猴子溜出来,“蹭”地跳上了张胜利自行车的横梁,歪头笑道:“大哥,我也跟你去乡政府里见见世面吧!”

这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家里为张胜利上班专门买的旧车子,也不知道倒了多少手,因为没有后捎架,就被张学文戏称为“秃尾巴驴”。

这些天只要张胜利骑车出门,张学文就要坐在自行车横梁上兜风,像狗皮膏药一样赖着,赶都赶不走。

“快下来,别瞎闹,你一个娃娃家,去乡政府见的啥世面?”张胜利不悦道。

“大哥,你就带我去嘛,我还没有见过乡政府是个啥样子呢!”

张学文嘟着嘴,赖在自行车横梁上不下来。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大家都惯着他,张学文就经常恃宠而骄,无理取闹。

“你就带他去玩玩吧!”

李英抿嘴笑道:“过几天就开学了,他这小猴子,可就又要被圈进学校里了!”

“好吧,那我们走了。”

张胜利转头又朝李英笑了笑,一蹁腿骑上自行车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