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冠朱门

作者:芭蕉夜喜雨 | 分类:女生 | 字数:2.2万字

第七章 是喜非喜

书名:冠朱门 作者:芭蕉夜喜雨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5:19

会试放榜,窦邑高中会元,志得意满。被一众同科起哄请客吃酒,遂一起往会仙楼而来。

不想竟在门口见到原该在陪都的季安澜姐弟。

窦邑又惊又喜,大步走了过来,“安澜,你们怎么会在京城?”

“哼,我们怎么就不能在京城?这京城是你家?”

季安冉自从姐姐被他家退婚,暗地里把那窦邑骂了千遍万遍,恨不得扎个小人,一日三回地戳他,才好消心头之恨。

此时见着他,自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这狗东西竟真的中了会元!哼。

窦邑有些愣住,在陪都时,安冉跟屁虫一样窦哥哥长窦哥哥短的,对他极为亲近。

结果现在却当他仇人一样。

他自然也知其中缘故,眼神不由一黯。

张了张嘴,试图解释,见身边好些人正好奇地往这边望来,又把话吞了回去。

“你们怎么来京城了?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

“为什么要知会你!我们自然是有事才来。这京城又不是你的,你能来,我们自然也能来!”

季安冉语气不善,气哼哼的。只觉他就是那嫌贫爱富,喜攀高枝的典型,恨不能时光倒回,才不想认识他。

季安澜不想弟弟与他起冲突,淡淡一笑,“恭喜。不妨碍你们庆祝了,告辞。”

“安澜!”

见季安澜果然停下脚步,窦邑心中一喜。不想却听到:“我们进京并未惊动那府里,希望今日你也只当没看见我们。”

季安澜说完,也没理会窦邑脸上的错愕,上了马车,很快就离去。

窦邑愣愣地看着马车远离,半晌没收回目光。

安澜姐弟来京城,没惊动平凉侯府?那府里竟是不知他们姐弟进京吗?那他们又住在何处?

因何来的京城?

刚才安冉语气不善,安澜更是当他陌生人一般,窦邑心中难受异常。不想这才多久,就已时移事易,不复当初了。

另一边,得知武试今日放榜,曹国公也在等顾少晏的消息。

待下人来报,说那逆子得了武科杏榜头名,愣坐许久。

杏榜头名!那逆子竟得了头名!

若是文科第一,他必大开府门,广宴宾客,流水席办他个三天三夜,不,十天十夜!

如今,嗬,武科头名。

按制,武科殿试后,若得武状元,兵部会授职京营掌兵。那他父祖早早上交虎符兵权是为哪般?

曹国公脑袋一抽一抽地疼。那逆子怕不是觉得门头上那匾额挂得太稳当了?

正头疼,世子求见。

顾少晏喜得武科头名,惊呆了府中上下。阖府都以为报喜的报错门了。

这三少爷不是读书不成?还有他何时学的武艺?

“恭喜父亲,贺喜父亲,咱家要出一位武状元了!”世子顾少扬面带喜气,笑得眉眼弯弯。

没想到三弟平日里竟是藏了拙,还以为他只知打马游街,吃喝玩乐。

“屁的武状元!”

那逆子是要气死他!半点都不知谦逊,如此张扬外露。

“着人在门口候着,等那逆子一回来,让人绑了,带来见我!”

“父亲因何如此盛怒?咱们祖上军功起家,三弟走武途,正好承祖上荣光,这岂不是好事吗?”

“好事个屁!”

曹国公看着温润质朴的长子,只觉这些年他在母亲处养尊处优,被养得不知事了。

不由有些后悔,似乎太放任母亲对他娇惯了。

烦躁地制止了长子的长篇大论。

又一想这只是内场成绩,还有那外场,还有殿试呢。也许那逆子只是面上光。没准外场提不动刀枪,殿试还落榜了。

稍稍松了口气。

又觉得这些并不保险,于是又吩咐下人去外头拿那逆子,准备把他关在府中,不让他赴考好一绝后患。

而顾少晏这边看完榜回府,被下人连番恭贺,笑着一一回应,又让阿吉连连放赏,不一会,荷包就瘪了。

赏钱给得多,自然有下人通风报信,“三少爷快走,老爷派人来拿你了!”

阿吉两眼瞪得溜圆,什么玩意儿?

少爷得了武科头名,老爷不命人张灯结彩阖府相庆,还派人来拿少爷?

顾少晏已是反应过来,急步往府外走。

“少爷等等我!”阿吉一脸懵地追了上去。

曹国公派人四处寻顾少晏,结果他那些狐朋狗友均说顾少没来,不知其下落。气得差点吐血。

“少爷,陆世子打发人来,说老爷派人在临安侯府外守着呢,让你别过去撞上。”

“外考前我都不会出门。”

顾少晏躲在西街一处小院,耍着手里的刀枪,半点不在意。

“少爷这么躲着也不是办法,万一老爷寻不到人,跑去取消了少爷的考试资格呢?”

“他不敢。”

就他爹那谨慎劲,肯跟考场那边联系上?那不是舞弊是什么。

他那爹可不敢拿府上前程开玩笑。怕皇上治他罪呢。

会试放榜,陪都窦府也收到了窦邑高中会元的消息。

前来道贺的亲朋友人络绎不绝。窦老夫人和段氏迎来送往,很是忙了几日。

这日送走前来恭贺的亲朋,婆媳俩歪在屋里说话。

“不久就要殿试,殿试之后就会授官,四处都要打点,还要忙着给邑儿下聘,京城那边只怕忙不过来。你收拾收拾便上京去吧。”

“只留母亲一人在陪都,儿媳不放心。”

“怎会是我一人。邑儿叔婶都在,还有族人,姻亲故旧,我怎会是一个人。倒是京城那边,大老爷和邑儿还需你去照顾。”

“那我听母亲的。”

说完自家事,段氏又忆起日前收到的那封来信,“儿媳此番进京,安澜的婚事只怕就顾不上了。”

窦老夫人深叹一口气,“那孩子带着安冉进京,只怕不想在陪都说亲。你到了京城,帮着在京中寻一寻。她家那位,我是信不过的。”

“是。”

段氏想起那位都把安澜的婚事托给自家,那信里还明里暗里让她往外省寻,不由也是一叹。

“我都以为安澜怕是要恨死咱家,结果临行前还来向我们拜别,面上一点怨怼都没有。儿媳这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窦老夫人也是好一阵惋惜。

那孩子知书明理,掌家理事更是一把好手,实实是宗妇最佳人选。配给邑儿,子孙家族兴盛有望。

结果……造化弄人。

“那孩子是个明白人。临行也不求别的,只求咱们别把他们上京的消息透出去。这算什么要求。那蓝氏与他们不睦,外人皆知,咱们不过是帮着遮掩一二罢了。”

又思及被先生们连番夸赞会读书的安冉改走武途,窦老夫人更是一脸痛惜。

“都是咱家造的孽。”

“儿媳亦觉得可惜。若那安澜只是寻常人家,倒可以劝她两头大,她只需留在陪都陪我们,也不耽误咱家给她依傍。”

婆媳二人齐齐叹息。

“你带人去库房,给安澜好生挑一份嫁妆,也全了咱家的心意。到底是咱们负了她。”

“是,儿媳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