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清太子爷

作者:沉琴绝酒 | 分类:同人 | 字数:6.4万字

7 7

书名:大清太子爷 作者:沉琴绝酒 字数:3.9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25

胤礽从乾清宫离开时,外头已悄然下起大雪了。

顾氏见他出来,上来便给他撑伞:“太子爷可是要回乐寿堂去?”

胤礽摇摇头:“先不回去,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末了,又加了一句:“不必打发人去禀报,就奶娘你同我去就行了。”

他只是去例行请安,也不必惊动太多的人。康熙方才抽风下的那旨意只怕这会儿已传遍了宫里,孝庄和仁宪太后肯定也都知道了,今夜事多,他实在不愿再生事,只想安安静静的给孝庄请个安。

到了慈宁宫门口,大雪下映着宫门口冷清清的,一个人也没有。

胤礽止住顾氏想要去唤人的举动,带着顾氏往亮着灯火的暖阁走去,暖阁外也无人,胤礽刚走上台阶,就听见里头孝庄和苏麻喇姑在那里说话。

胤礽微微勾唇,看来是这主仆二人要说体己话,就把人都打发走了呢。

“……您别生气,当心气坏了自个儿的身子,”

就听苏麻喇姑劝了孝庄好一会儿,才又道,“其实到了这会儿,莫说您生气,连我也闹不明白皇上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了!前儿不还都好好的么?皇上也默许太子和太后娘娘一块儿住着了,怎么扭脸就变卦了?这才几个月而已,难不成,是我会错了皇上的意思?”

“况且这几个月,我在乐寿堂瞧得真真的,太子和太后娘娘处得极好,太子很善于体贴太后娘娘的心意,他虽不会写,可那蒙语都是学得差不多的了,已能与太后娘娘简单交流了。难道我真是想错了,皇上已是不肯让步了?”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皇上这些年是孝顺的,但凡我有所要求,皇上是必应的,就是这件事儿,皇上只是不肯松口,若非为了顾全脸面,皇上不会这样迂回,也不会忍了这几个月才下旨。他是怕被人诟病不孝,才生生忍到了现在。苏麻,其实你也没有想错,你说的都对,但那不过是站在咱们的角度上说罢了。于皇上而言,他是不肯让步了的。”

孝庄沉默了许久,才缓缓的开了口,她的声音沉稳淡然,显见是已经平复了心绪的,不见丝毫怒意:“皇上要把太子放到眼皮子底下养着,原因不外乎两点。一则是太子的功课;二则是他不愿意太子跟太后娘娘太过亲密。”

苏麻喇姑听了这话,反倒是不懂了:“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孝庄笑了一下,才解释道:“仁宪久居深宫,膝下无子,她这些年寂寞得很,太子聪颖伶俐,她心里喜欢,难免就要逗着太子解闷了,太子素来是个沉稳的孩子,自懂事起,你可曾见过他玩闹嬉戏过?可你自己之前也说了,这几个月在乐寿堂里,是常看见太子与太后玩笑嬉乐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太子体贴仁宪寂寞,他是费尽心思的想要仁宪高兴,所以才不惜这样学小儿之态逗太后开心的。但这样一来,皇上给他布置的功课必然会耽搁下来,他就算再沉稳持重,也是个不满五岁的幼儿,哪有那么多精力应付这许多事?”

“二则,仁宪性子萎弱,她不似我,这些年她都没有历练过,哪有什么眼界可言?何况若非我强迫她,她哪里肯去学满语学汉文的?你瞧这些年她可动过这样的心思么?她心里,对汉文是极其抵触的,又想着这些年不学满语也都这么过来了,心里难免是有嘀咕的。太子跟着她住,皇上是怕她把太子给养坏了!”

孝庄说到这里,叹了叹,“这些事儿,我心里早想得清清楚楚的了,我虽想得通透,可我也生气,皇上既然默许了,就该把这两年忍过去,如今事情做了半头再停下来,算怎么回事儿呢?都这么些年了,皇上这感情用事的毛病,总是改不掉!”

苏麻喇姑听出孝庄话中有话,便暗示道:“您的意思是,今儿这事儿是万黼阿哥的事儿给牵出来的?那是不是有人在皇上跟前递了话头了?”

苏麻喇姑暗示的,便是后宫的那些嫔妃们。

“不会,就算太子不给仁宪养着,皇上也断不会给别人养的,她们若是动这个心思,也是白想!再说了,钮祜禄氏去了才一年,皇上不会在这个时候立后的,谁要是为了邀功递了这个话头,也只有挨骂的份儿!她们不会这么没眼色的!”

孝庄道,“这事儿的根还是出在万黼身上。皇上于这事儿上有私心,你瞧万黼那个模样,不是和承祜很相像吗?当初万黼生下来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皇上不给人养,说是万黼身子弱,自己却把他放在阿哥所里精心养着,还放任万黼跟太子亲近,这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那张肖似承祜的眼睛吗?承祜小时候也是那个样子,伶俐聪颖讨人喜欢得很,皇上这是爱屋及乌,万黼没了,他心里头的伤心我知道,再瞧见太子,难免就忍不下去了。”

皇上把万黼当做承祜的替代品,或者说是他嫡长子的影子,这孩子没了,皇上也同样是痛彻心扉的。偏偏万黼没了的消息据说是太子传进去的,孝庄是最知道她的这个孙儿的,这一下理智的防线彻底被感情所击溃,他怎么可能肯再放任胤礽给别人养着?要知道当初承祜殇逝的时候,他也是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

外头听到此处的胤礽微微垂了眼睛,这是他头一回听见承祜的名字,或者说,旁人私底下或许议论过这位早殇的嫡长子,但是,从没有人在他面前说起过承祜,他也从来不知道,原来万黼的容貌是肖似承祜的。

“您说得也是啊,要说起太子的容貌来,多半是像仁孝皇后的,而承祜阿哥是像皇上多些,两兄弟的模样不甚相似,倒是万黼阿哥比太子更像承祜阿哥一些。”

胤礽听见苏麻喇姑在里头这样说,仍是垂着眼睛默默站着,原来他的容貌不像承祜么……

他在现代时,是独生子女出身。母亲只他一子,从没有什么兄弟姐妹,他两岁的时候母亲就跟父亲离婚了,父亲吃喝嫖/赌样样全沾,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母亲自与他离婚之后,就没有再联系过,两个人彻底的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母亲与父亲离婚后也没有再嫁,而是选择带着他一起生活,母子两个相依为命十几年。所以,他从不知有兄弟姐妹是什么感觉,每回看见别人度假旅游休闲时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他就很是羡慕,那种亲密的亲情,他真的挺想拥有的。

现在的他倒是如愿以偿有了一大家子亲人了,可能够放心依赖的人却不多。胤礽忍不住在想,如果他这个亲哥哥还活着的话,大概他们兄弟会比万黼和他更亲的吧?

“再加上南边在打仗,皇上对三藩之事本就费着心思在,大概于这事儿上就更没有什么忍耐力了。”

苏麻喇姑算是了解康熙的复杂心境了,缓了缓又道,“您既然了解得这么透彻,方才皇上叫梁九功来传话,提出要亲自奉您去赤城温泉疗养,大概就是为此事表达歉意的,您何不顺水推舟应了皇上,又何必要拒绝皇上的好意?且不说去赤城温泉疗养,对您的病是有好处的,就看在皇上这一片孝心上,您又何苦拧着呢?”

“皇上拂了我的意思,他想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歉意,我知道,可是他没有邀太后同去,我若是不计前嫌的跟着皇上去了,将置仁宪于何地?我要仁宪养着胤礽,本就是为了她的将来,如今皇上这般无视于她,我怎么可能应了皇上?她好歹还是太后,如今这太后之尊在皇上眼里视若无物一般,我又怎能无动于衷?”

孝庄道,“我拒绝皇上,就是要告诉皇上,他看轻仁宪,不给仁宪体面,那我也不必给他体面了。我虽是他教养他长大的皇祖母,但我也是仁宪的额娘,我也是博尔济吉特氏的人!”

苏麻喇姑皱眉,心有忧虑:“您若是这样,这局面不就僵住了吗?外头这样乱,您又这样,皇上心里会不好受的!”

太皇太后为了太后跟皇上闹僵了,这样的僵局,谁能来解,谁又敢来解呢?三藩之乱导致局势不稳,若是因为此时宫中最尊贵的三个人闹僵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他心里不好受,仁宪心里就好受了?”

孝庄冷哼一声,默了半晌,才高深莫测的眯眼道,“若真是僵局,阖宫上下,倒是只有一人能说动皇上了!”

“您说的是谁?”苏麻喇姑连忙问道。

孝庄一笑,道:“就是胤礽啊。皇上这样疼他,凡是他所求,皇上若能办到,必定是依的。因此只要胤礽去寻皇上说一句不搬,我自然也就无气可生了。但倘或他要搬,只要能让仁宪不伤心,我自然也就好了。这事儿啊,唯有他出面调停,方才能解。”

苏麻喇姑闻言,倒是觉得此举甚悬乎,不见得能成,刚要说话,却见孝庄摆摆手,不叫她开口了,自己反而却改口说起今夜用什么点心明早吃什么早膳来了。

孝庄自个儿说了半晌,就在苏麻喇姑狐疑间住了嘴,苏麻喇姑一眼的疑问到了此时才敢开口:“您好端端的,怎么反倒说起旁的事来了?”

若非苏麻喇姑见太皇太后神志清明,几乎以为她是中了邪了才胡言乱语的。

孝庄神秘一笑:“我是不想要你开口,怕你的话惊了人。”

“惊了人?谁啊?”

苏麻喇姑四下里看看,暖阁里就只她和太皇太后二人啊,她自觉孝庄的话越发难懂了,也不敢细问,只忆起前话,见孝庄不再阻止她,她才问道,“您方才为何不要我开口?您说这事儿唯有太子爷出面调停才行,可这事儿如何跟太子爷说呢?若是皇上知道太子爷开口是因着您开了口,只怕皇上心里越发不自在,会觉得是您在后头教太子爷这么说的,到时候弄不好,反而情形更糟了!”

“所以我方才才不要你开口,却把我的意思说的清楚明白了呀,”

孝庄指了指暖阁厚重门帷,笑道,“方才咱们说话,我听见外头有人咳嗽,仿佛是太子的声音,我又从那门帘里瞧见外头仿佛有人影儿闪过。那么小的人影儿只有太子有,大阿哥这个时辰是不会到我这里来的,太子过来应当是来请安的,大概是听见你我说话,就在外头听住了。他不进来,我怕惊了他,也不好叫他进来。我这心里正愁怎么解了这事儿,怎么暗示他一下子,哪知道这孩子正巧就在门口呢?我这才对你说了我的意思,他在外头也听得明白,他又是个聪明孩子,会想法子办好这事儿的!”

苏麻喇姑撩起门帷往外一看,回来啧啧叹道:“外头都下了半日雪珠了,还积了不少雪,能看见门廊上有脚印,应当是太子爷的。真是没想到,雪这样大,太子爷还照常来请安,只不过却没进来。”

说了半晌,苏麻喇姑又担心:“您说听见太子爷咳嗽,他在外头只怕站了许久,也不知会不会吹风着了风寒呢?”

“这个倒无事,顾氏是个会照顾人的,他回去喝一碗姜汤发发汗也就好了,若真是病了,这会儿早就吵嚷起来了,”

乐寿堂还有仁宪在,断不会让胤礽生病的,孝庄也瞥见了门廊下那双小脚印,微微笑道,“虽然没进来,但胤礽这份孝心重。这几个月仁宪待他不薄,端看他体贴仁宪就知道,这孩子不会学皇上就这么放任仁宪不管的。这事儿我托了他,想必他是能办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